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父母可能是个干扰项(6)

你听听孩子是怎么描述的,大概就会知道,是什么在召唤他,他感兴趣的是什么。

有位家长曾问我,孩子想做的事,家长都应该充分地允许吗?万一他想做的事会伤害自己怎么办?

所以我们的社会是需要规则的,需要保证所有人的行为不会极大程度破坏秩序。任何人,包括孩子,只能在一个基本的规则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是一个伦理的要求,一个社会秩序的要求,也是一个经济学层面的要求。

孩子的天赋,

隐藏在表达自我的方式上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一个孩子的天赋在哪里?

我非常同意三川老师的观点,外在的、标准化的考试,肯定不是判断孩子有没有天赋的有效标准。

那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是,在多大程度上,他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我。“表达自我”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表达情绪、感受、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愿望。

比如,对丸子来讲,对那些喜爱画画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用色彩、线条、形状很好地表达自我。另一些人,可能是用声音、旋律、文字、语言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小丸子课堂之外的绘画手稿

而我女儿对写作很有兴趣。我是怎么确定的呢?在她上六年级或初一的时候,我们俩有一次谈话。从这段谈话里,我确定了她对写作是有一定兴趣的。

当时她跟我说,不知道该怎么写作文。

我知道这句话说出来,很多父母第一反应就是,糟了!一个正在学校接受语文教育的小朋友突然说不知道该怎么写作文。

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事——因为这说明她开始思考写作这件事了,开始思考“我想要表达的,和在学校学到的表达框架之间,可能是不匹配的”。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