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父母可能是个干扰项(7)

于是我就如获至宝地说,你能不能展开讲讲,为什么你不知道该怎么写作文?

她说,老师要求他们怎么写,作文要符合一些什么样的标准,而对于这些,她“找不到感觉”。

我说,如果让你找到感觉,你想写的是什么,想怎么写?

她口述了一段,非常生动。

从她的表达里我确定,她对这件事已经琢磨很久了,她是一个擅长用语言表达内心所思所感的人。她说的不知道怎么写作文,是对学校框架的不擅长,但是她能很明确地把这种不擅长说出来,说明她其实是感兴趣的,是有思考的。

我们刚刚说到,父母在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别去添乱。

我觉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父母要能够识别出,孩子那些看起来好像跟主流规范不一样的表达,很可能就是他自我的萌芽。

同时父母能快速地欣赏孩子的自我萌芽,如果有时间精力,还可以带着孩子,就自我萌芽再去做一些延展探索。

我想这些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确认他喜欢什么或者擅长什么,也就是他的自我和具体的表达手段之间的连接。

有勇气定义和发现那些

未被发现的、隐藏的能力

在现实中,我们的确会看到一些孩子,他们从小到大都很符合那些外在对“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因此一直走得比较容易。

有时候,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儿。

因为,对于自己的热爱、对自我的寻找,很多时候是需要在一些碰撞和疼痛中确认的。

你想做、喜欢做的事情,别人偏偏不让你做,或者在客观环境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挑战——这种阻碍对寻找自我是有推动作用的,因为正是通过这样的交锋,能让人更加确定自己热爱的究竟是什么。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