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这份成长指南值得借鉴(7)

中国人常讲,修己达人,只有先修己才能达人。我们的中层都经历了从一名老师到一名干部的成长路径:做教师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沉潜扎根;做班主任让我们学会了责任担当;做到年级主任我们开始思考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做部门副主任我们开始学着平衡决策与执行;做了部门主任我们要懂得如何统筹铺排……但最终我们都会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是价值观的长跑,善良是最靠谱的竞争力。

05

能力迭代:

把“教师之眼”升级为“中层之眼”

作者|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如何促使中层管理者走出人生转型的第一步,走好角色转换的第一步,从一开始就具有强大的内动力、内生力和内定力,至关重要。校长激活中层管理者的密码,其内核要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转变立场。校长要帮助中层管理者走出“教师立场”,转向“中层立场”。立场的转换来自角色的转换,让中层管理者清晰认识到中层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差异,是立场转变的关键。中层立场的核心是:既要面向教师,考虑教师的需要;也要朝向校长,发现校长的需要;更要在教师需要和校长需要之间架起桥梁,建立衔接,找到共识,与教师、校长以及更多的人实现“悲欢相通”。

打开格局。格局的大小,与责任的大小有关。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校长要帮助中层管理者充分打开格局,使其从作为教师的格局走向作为中层的格局,即跳出教师之“格”,转入中层之“格”,在中层之“格”上重新布“局”,建立超越普通教师的“中层格局”,开始面向四面八方,朝向五湖四海……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