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初中应补好以下6块“短板”(3)

但以上这些终究是教师弥补素养短板的外力,如果教师真要改变自己,还是要靠“内力”,要靠自我觉醒,要靠自己去寻找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因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因为教师欠缺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因此,我们要唤醒他们改变自己的良知,要营造宽松环境,保障一定的闲暇时间,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研修创造条件,促使他们的专业发展从制度的推动走向文化的引领。

3、补好学生发展的短板。当下多半学生初中毕业,除了得到或多或少的中考分数,几乎没有了什么;更为可悲的是,不少人不爱劳动、不会劳动,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有的连洗衣、做饭、扫地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即使是农村学生,也分不清韭菜和麦苗,至于其他,更是不知道了。

其实,当下学生基本上都能升学,因此,我们不要再为过度应试的恶性竞争“推波助澜”,不要再让他们只做考生,也即我们除了抓好正常性的教学,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向育人转移,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

比如我们要引导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身心健康是成长的基础,身心健康比学习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格外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学校要设立心理辅导室,要配好心理辅导教师,要开好心理辅导课,要经常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要耐心倾听并及时回应他们的合理诉求。

比如我们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生涯能力。因为初中是培养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要多组织各类活动,包括劳动教育、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等等,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不断放大他们的个性特长;帮助他们增强劳动观念,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