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初中应补好以下6块“短板”

大家知道,初中既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间学段,也是学生升高中的重要节点,更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此看来,初中教育很重要。

但实事求是说,当下不少初中还存在着校长办学思想不端正、教师核心素养整体偏低、课程设置不规范、学生学习负担较重等问题;换句话说,当下不少初中还存在着很多管理短板。据此,笔者以为,我们要办好初中,重点应补好以下6块“短板”:

1、补好校长办学思想的短板。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如果说校长是一艘船上的舵手,那么,校长的教育思想不但决定着办学方向,更关乎办学行为。

比如,当下没有一个校长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为只有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了,学校才能被家长和社会所认可,学校才有立足之本。

然而,不少校长依旧把教育教学质量片面理解成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而且是重点高中升学率,导致学校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这些打转。

事实上,学校真正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人的发展一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带动学生的发展,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包括中考成绩的提高。

当然,我们要改变教师,先要改变自己。如果我们依旧升学至上,依旧把他们绑架在过度应试恶性竞争的“战车”上,那么,他们的发展无疑是空话。

相反,如果我们能彻底为他们“松绑”,能让他们经常看到自己手不释卷、上课听课评课的身影,这样他们就会沿着自己的“足迹”负重前行,他们的专业发展就能顺利推进。

2、补好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就没有教育教学的高质量”。换句话说,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

再说当下的社会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改变自己,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攻克一个个难题。

可是,不少教师除了抓学生的考分,恰恰忽视了自己的知识更新,忽视了各种研修,忽视了专业持续发展,这才导致他们的执教能力“不进则退”,这也许是多半初中缺少各级名师、特级教师乃至正高级教师的重要原因。

据此,校长要想尽办法把教师从无休止的作业和考试堆里解放出来,帮助他们做好时间管理的“加减法”,把用于抓考分的时间“减下来”,“加”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

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先把教师的素养短板调查清楚,比如那些教师上课还不够好,那些教师命题能力仍较差,那些教师文化底蕴仍不够深,那些教师育人还不够格……通过记录、梳理、分析、归纳、提炼成研修主题和课题,引导他们“缺什么、补什么,强什么”。

另一方面,我们要和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名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经常请他们进课堂“捉虫”,并和教师“同坐一条板凳”,指导他们如何备课、上课、命题、反馈跟进,如何提高课后服务内涵,如何找学生谈心,如何开展各种活动,如何化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等等,为实现教书育人的双赢提供优质服务。

再一方面,我们要创新教研机制,倒逼教师轮流上课,轮流担当研修活动的主持人或主讲人,在观课议课、读书写作、沙龙论坛、在线上研训和线下教研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培植智慧,为走远专业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但以上这些终究是教师弥补素养短板的外力,如果教师真要改变自己,还是要靠“内力”,要靠自我觉醒,要靠自己去寻找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因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因为教师欠缺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因此,我们要唤醒他们改变自己的良知,要营造宽松环境,保障一定的闲暇时间,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研修创造条件,促使他们的专业发展从制度的推动走向文化的引领。

3、补好学生发展的短板。当下多半学生初中毕业,除了得到或多或少的中考分数,几乎没有了什么;更为可悲的是,不少人不爱劳动、不会劳动,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有的连洗衣、做饭、扫地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即使是农村学生,也分不清韭菜和麦苗,至于其他,更是不知道了。

其实,当下学生基本上都能升学,因此,我们不要再为过度应试的恶性竞争“推波助澜”,不要再让他们只做考生,也即我们除了抓好正常性的教学,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向育人转移,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

比如我们要引导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身心健康是成长的基础,身心健康比学习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格外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学校要设立心理辅导室,要配好心理辅导教师,要开好心理辅导课,要经常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要耐心倾听并及时回应他们的合理诉求。

比如我们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生涯能力。因为初中是培养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要多组织各类活动,包括劳动教育、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等等,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不断放大他们的个性特长;帮助他们增强劳动观念,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补好课程建设的短板。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工具。学校应该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开齐并开好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当然,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把音美劳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列为考核课程,并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换句话说,这些课程暂不列入中考科目,但不少学校却动起了歪脑筋,把这些变成了“不考就不教和不学”的课程,也就是设置了阴阳课表,或者说表面上安排了这些课程,暗地里却把这些课程的课时随意瓜分给数语外等“中考学科”,导致学生学习单一,而且学习负担依然沉重。

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既要开足、开好各类课程,又要增设阅读和写作课,尤其要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因为阅读、写作和体育等是学生终身有益的课程。

如果没有条件开设阅读和写作课,我们也要以课堂教学为基地,加强阅读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精神突围,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读小说、散文、诗歌等从奢望变为现实,并不再为写作而犯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学科教师先要读书和写作,以便充盛自己的底气去完成指导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配足、配强体育教师,为开足、开好体育课以及上好“两课两操两活动”提供服务,且以体育中考为契机,既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又不断提高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质量;既促进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增强,又为“每天锻练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打好基础。

5、补好教师教的短板。作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也是减负的重要举措。但是,当下不少教师仍在错误教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比如,有些还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导致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边缘人”;有些仍在任性地抢课拖堂,且把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以及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时间用来上课,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包括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伤害;有些仍用题海战术“大水漫灌”,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居高不下……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端正教学思想,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命题能力,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转变成学。

因为最好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学生都是靠自己学会学习的,所以我们尽量要少教、少练、少考,但凡能让学生学习的,应该组织他们读书、思考、讨论,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应该鼓励他们把所读所思说出来、做出来、写出来;即使说错了、做错了、写错了,也不要为难他们。

况且课堂本身就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加之错误就是学习的利好资源,因此,我们既要允许学生犯错,又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改进错误。

另外,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而跟不上学习,其实这很正常;关键是我们既要量身定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又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适时减少教学内容,陪伴和指导他们“迈小步、不停步”,帮助他们提振学习信心,促使他们学有所得。

尤其要耐心等一等思维“慢半拍”的那些学生,如有必要,还要加强个别辅导,为防止他们的“掉队”作出努力。

6、补好家校合作教育的短板。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品行的培养以及终身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看来,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但是,不良的家教对孩子的危害也不可小觑。

比如,当下不少家长不切实际地逼迫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如果孩子考入的是普、职高,他们就会觉得没面子,就觉得孩子的学习失败了。于是,他们都盲目给孩子加作业、请家教,这样既徒增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又恶化了亲子关系。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家校合作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问题在于不少学校把家校合作教育只是当作一项任务,只是做样子给外人看,并没有把工作做到位。

比如,他们除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或组织一次家访活动,再也没有了别样的合作教育活动;即使班主任和家长有联系,要么是孩子犯错了,要么是孩子的成绩退步了,总之,家校联系变成了告状或无端指责家长;至于任课教师,他们与家长几乎没有联系。

实际上,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一方面,学校要清醒认识到家校合作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等载体,既把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要决策和每个学期的重要工作等及时告知他们,使他们真正觉得自己就是学校教育的“合伙人”,以此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又要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鼓励他们献计献策,争取家校合作教育达成最大共识。

另一方面,学校应不断提高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内涵;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发现和看见教子有方的家长,而且要借助班级亲子活动、家长微信群等平台,“把话筒递给他们”,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引导其他家长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再一方面,学校要把学科教师也发动起来,并引导他们和家长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为家校合作只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我们只有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进来,家校合作教育才能发生质变。

作为教师,我们要挤出时间陪孩子读书、写作和玩耍,并找他们谈心和聊天,及时消除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从而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

尤其面对家长越来越难处的客观事实,我们既要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家校合作能力;只要我们能以足够的诚意对待他们,相信他们终究能胜任我们,相信好的家校关系终究能结出家校合作教育的累累硕果,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