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满是常态。据负责讲座签到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基本都是高一、高二学生的家长。在这一阶段了解大学各专业录取条件和就业前景已经成为家长的“必修课程”。
这是齐先生第二次听该机构的生涯规划主题讲座,第一次是在孩子就读的学校。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高中学校根据政策要求和实践需要,面向学生和家长举办生涯规划讲座。
2020年,北京市全面实行新高考改革,“3+3”新高考选科模式打破了原有文理分科的二选一套餐,除了必选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外,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有了更多自由选择权。
自由选择,是有代价的。与之相伴,是更复杂、多元的“玩法”——学生的学科兴趣和优势、学校的师资分析、不同选科模式面临的竞争格局、高校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等要素都要纳入考量。提前了解游戏规则成为政府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和学生及家长的共识。
相比于学生,家长总是更认真、积极的听众。就像这场讲座,一眼望去,只能看到唯一一张稚嫩的高中生面孔。他坐得直直的,安静地听着主讲人说话。家长们则热闹很多,他们回应主讲人设计好的互动环节和笑点,时不时用手机录一段视频。有的家长甚至左手举着手机拍摄,右手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受限于空间,齐先生将羽绒服绑在腰间,双脚踩着塑料凳的底部挡板,笔记本得以平摊在双腿上。他认真记录高一高二学生可以在认知、学习、竞赛等层面提高的要点。这一刻,医生的字迹,整齐漂亮。
“我始终不明白到底该怎么帮女儿做规划。”齐先生熟悉人类心脏的构造,却对孩子内心世界知之甚少。起初,他的女儿喜欢韩国演艺组合,想去韩国做练习生。这几个中文汉字组合在一起,对齐先生而言宛如另一种语言。过段时间,孩子又说未来想从事新闻工作,结果她自己很快又被张雪峰的言论劝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