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考改革中不应过度放大学生的选择权(3)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启动,并没有把化学列入限选之列,但却扎紧和提高了高校这一端门槛的设置,这就是同步出台的最新版《指导目录》。

在高校92个专业大类中,有7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6成涉及化学。因此,在新的指导目录中,对于大量的理工科专业根据培养要求,选科科目上做了更为严格的限制,物理和化学往往不再是任选其一,而是都需要选考。这就意味着无论是“3+3”模式,还是“3+1+2”的改革模式,如果想学理工科专业,物理、化学是必要的选项。

这一措施是给功利性选科的有力一击,同时也是不得不采取的强力措施,对学生选科作出进一步限制。

因为不单是物理、化学选考人数下降,而是偏理科生整体减少的问题,不考就不学,功利性选科与学习,给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造成了明显的隐患。

福建某高校曾对浙江新旧高考考生做了对比分析。因为培养的需要,在该校的一些专业培养上,无论选科结构如何,普通化学都是必修课。2015/2016年老高考时期,来自浙江的考生普通化学平均分为81分左右,但到了2017年新高考第一年,浙江的新生平均分则只有61分,直线下降20分。老高考时期,浙江考生几乎全部及格,但2017级浙江新高考入学的考生不及格率则大幅飙升4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考生在高考中选考了生物就可以报考该校相关专业,没有选考化学,事实上也基本放弃了中学化学学科的学习,才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

出现这种现象的,不止一所高校。许多高校对同一专业的同学,不得不搞“分层教学”,一些学校甚至不得不安排补学中学的课程。

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在功利环境下,只要和高考无关,不选考的科目,学生基本就放弃了该学科的认真学习,只要糊弄好合格考即可。而一些中学,也在积极配合学生的应付与糊弄。这与过去高中会考制度形同虚设的状况如出一辙。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