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赛前压力大的时候也会在宿舍夜聊,作为紧绷一天之后的放松。到了高三,甚至跟老师打个招呼翘掉自习课到操场跑步都是可以的。老师会在自己的“自由裁量权”之内,给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空间。
由于衡水中学当时只有两个老师专管奥赛班,而奥赛班的行程不固定,老师又常要带队出门集训或者去实验室监督实验训练,所以对散在各处的学生老师们根本管不过来。这就给了我们很多活动的空间。
到了高二,奥赛班很多人放弃高考科目专攻奥赛,教高考科目的老师上课基本没有人听,高考科目的试卷我们也不写、老师提问我们也不会,气哭过语文老师和生物老师。课堂上,有时高考科目的老师写完板书向讲台下一看,一大片学生都在写自己的奥赛题,气得直接摔门走人。
这些行为在高考班都算是“大逆不道”,但我们奥赛部的主任很理解我们,会帮我们劝老师,训我们时也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希望我们多看看奥赛相关知识。
在奥赛班,甚至奥赛科目的老师有时也看不懂我们在干什么。我们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只要在学习就行了。我结构化学不太好,就拿着结构化学的大学课本看,老师不会管。
奥赛班更像是一个大型学习讨论组,不像高考班那样有机械的日程,什么都被老师安排好。奥赛班更多的是同学们之间的自主学习探索,老师和教练员就是领大家进门,训练后期的有些知识奥赛教练员也教不了,都是我们自己和回来讲课的清华北大学长学姐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