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越瞎忙,老师越乱套!警惕!!

校长越瞎忙,老师越乱套!警惕!!

清晨六点半,王校长已经在微信工作群发出了三条通知:“今天课间操改为队列训练,各班主任到位”“第三节课临时抽查教案,务必提前准备”“下午放学后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迎检工作”。办公室里,李老师刚改完一半作业,又赶紧翻出教案查漏补缺,隔壁班的张老师正对着突然变更的课表叹气——上周刚按“阅读推广周”调整的课程表,现在又要为了“队列训练”重新排。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学校成了常态,校长脚步匆匆像个救火队员,老师手忙脚乱如无头苍蝇,可学校的问题却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1

校长“瞎忙”的三重迷思

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1.“忙”在应付上级,却离教育本质越来越远

某县城中学的校长曾苦笑:“一周五天,三天在开会,两天在迎检。”从“校园安全台账”到“特色课程汇报”,从“卫生评比”到“数字化平台打卡”,各类行政任务像潮水般涌来。为了“不出错”,校长只能带着老师熬夜补材料、突击做展板,甚至让学生停课配合“迎检演练”。

当校长的日程被“上级要求”填满,课堂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有老师反映:“校长一学期听不了几节课,却对走廊文化墙的配色改了三次方案。”

2.“忙”在频繁折腾,用形式创新掩盖管理无能

“这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下周改成‘翻转课堂’,下个月又说要试点‘项目式学习’。”某小学老师的吐槽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有些校长为了“出政绩”,盲目跟风教育热点,今天要求老师全员学编程,明天又让申报“劳动教育特色校”,方案三天一换,老师刚适应一套流程,就被新任务砸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