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中的无边界学习(3)

“无边界教育”的理念不仅揭开了高等教育全新的篇章,也为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壁垒与局限,拓宽了教育的渠道。可以说,它是传统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全球一体化与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无边界教育理念的盛行催生了无边界学习。2002 年,郑燕祥(Yin Cheong CHENG)提出了“无边 界 学 习 ”的 新 范 式(New Paradigm of Borderless Learning),即学习将是无边界的,并且呈现出个性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2003 年,伊丽莎白·海宁(Elizabeth Henning)进一步探讨了“无边界在线学习”(borderless e-learning),研究学习者在线学习活动中的真实体验。2004 年,苏珊娜·范达斯科特(Suzanne Verdonschot)与基蒂·克瓦克曼(Kitty Kwakman)使用“无边界学习”理念探讨如何为远程合作学习创设学习环境。通过不同学者对无边界学习理念的阐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无边界学习,即“一种通过柔化师生、学科、教学组织形式等之间的界限,使得学生能够打破时间、空间、身份、内容等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受不同内容的教育理念”。它解放了学生在固定时间、地点、故步自封的学习定式,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互助协作的良好习惯。

2

无边界学习的表征

未来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将彻底打破传统学校封闭的办学体系,充分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学校将变成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的“淘宝平台”,能够打破师生、空间、时间、学科等的界限,实现无边界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