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最后呢?
孩子被逼到崩溃,父母也落得心碎,全家都鸡飞狗跳,好好的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
就像之前看到心理学家说的:父母越无微不至,孩子越无力。
这话真没说错,你把所有事都替孩子安排好,他连自己做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时间长了,可不就成了没力气的人吗?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父母拼了命对孩子好,最后反倒养出了怨恨和痛苦?
一、过度控制,温柔的伤害
你发现没?
身边好多家长都这样,口头上天天说“孩子的未来要靠自己”,但身体却很诚实,控制欲直接拉满。
孩子穿什么衣服要帮着挑,说“这个颜色显白,那个款式不好看”;孩子交什么朋友要帮着筛,见了人家孩子先问成绩,成绩不好就不让一起玩;兴趣班更不用说了,钢琴、书法、奥数,一股脑全安排上,根本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就连每天的休息时间,都要用秒表计时,说“玩半小时就得去写作业”。
说白了,这些孩子的人生,就像是被托管在父母的Excel表格里,每一格都得按设定好的来,半点差池都不行。
之前看《小舍得》,里面的田雨岚简直就是现实里很多家长的投影。
她不光盯着儿子子悠的学习,连孩子喜欢的足球杂志都要撕了,理由是“看这个分心,影响学习”。子悠偷偷藏个足球,都得跟做贼似的。
结果呢?
子悠在考场上直接掀了桌子,精神彻底崩盘,还说出“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是考满分的我”这种话。
你看,家长嘴里那句“我是为你好”,听着温柔,其实跟毒咒没两样,天天在孩子耳边念,念到最后,就把孩子彻底压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