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天还没亮透,窗外黑沉沉的,连路灯都透着股没睡醒的暗。
小区里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街上更是空无一人,只有清洁工扫地的声音偶尔飘过来。
这时候我家对门的李姐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去年辞了外企主管工作的李姐。
她现在每天雷打不动五点起床,先拿电子秤称好大米和小米,精确到克,说这样煮出来的粥营养最均衡;然后切水果,苹果要去芯切成小块,蓝莓要一颗一颗挑掉坏的,摆进餐盒里还要讲究颜色搭配;最后再打豆浆,黄豆提前泡好,连糖都只放固定的量。
整个流程下来,跟开了家儿童专属米其林餐厅似的,我每次早起倒垃圾看见,都忍不住想:这也太精细了吧?
她儿子小宇今年高二,每天早上六点半准被叫醒,吃完这顿“定制早餐”,就被李姐开车送去补习班。
中午李姐会把饭送到补习班门口,晚上再接着陪上另一个兴趣班,全程跟在后面,跟个保镖似的,生怕孩子走一点弯路。
你说这听起来是不是特伟大?
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把所有精力都投进去。结果呢?
上个月小宇高考前,突然把书全撕了,碎片撒了一地,冲着李姐喊:
“你把我当傀儡养了18年!我受够了!”
讽刺吗?
其实一点都不,这几乎是现在很多家庭的常态。多少父母把自己的人生按下暂停键,一头扎进“陪读”“陪练”的深渊里,天天幻想着自己的付出能换回孩子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