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补习成瘾,初中开始摆烂(3)

我一个小学同学,儿子才上一年级,老王天天在朋友圈晒作业,晒成绩,晒学而思的课表。有次他儿子考了个满分试卷,他激动得差点买个锦旗送去培训班。

我问他:“你不觉得有点太早了吗?孩子能不能自己选择?”

老王说:“我家孩子天资聪颖,识文断字早,我这不是提前布局?”

后来我才知道,他家孩子学到小学三年级内容的时候,刚刚学会系鞋带;能讲英文演讲,却不会跟人打招呼;一听到老师要他写作文,直接给你来一句:“AI可以帮我写。”

老王还不服:“你不懂,我们这是素质教育+应试能力双修。”

双修个鬼。你那孩子现在最大的能力,就是知道什么该讨家长欢心,什么该假装听话。

说白了,是养了一个擅长“配合演出”的小演员。

三、“分层淘汰机制”:初中之后,卷不动了

小学培训火爆,初中以后开始“断崖式掉队”,原因并不复杂——卷的人自己也开始分层了。

有些孩子,小学培训时还能跟上节奏,一到初中各种“培优班”就开始变成“补差班”。刷题刷得眼都直了,成绩还是不理想,孩子干脆摆烂,家长累觉不爱,直接转战“快乐教育”。

另一些孩子,则开始觉醒了点独立思考能力,不愿再被培训班牵着鼻子走。

比起刷题,更想留下时间发呆、看书、社交。他们在逐渐构建自己的节奏,不愿再被外力强迫。

因为小学是练内功的阶段,但我们很多家长却提前开启了“技能树”,把孩子打造成五边形战士,到初中发现这些技能没啥用了,反倒学习热情被提前掏空。

比如,我邻居家以前有个神童,四岁能默写九九乘法表,五岁能做五年级奥数,六岁能背《论语》全文,一度被称为“望京毕加索”。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