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补习成瘾,初中开始摆烂

教育这个事儿啊,奇怪得很。

你说,小学课程本该是人生最轻松的阶段,不讲函数不算概率,连物理都还在“物理接触”的阶段,可硬是成了培训机构的黄金旺季,家长烧钱的集结地,娃娃“提前内卷”的炼丹炉。

像我隔壁那个表哥,娃刚上一年级,老父亲就天天焦虑得像高考在即,连梦里都在背“泡泡英语”。他说得振振有词:“小学学得好,初中才有底子,高中不至于掉队,大学才能上985,工作才能进体制,退休工资才有保障。”

我听完沉默了,感觉这条线能直接连到八宝山。

最奇妙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压力本来就不大,老师还劝家长别逼太狠,“培养兴趣”才是重点。

可在家长眼里,兴趣是什么?

兴趣是奥数三十讲,英语外教一对一,兴趣是你六岁会写议论文,八岁能读《道德经》。至于孩子到底对啥感兴趣,没人关心。

关键是你邻居的孩子,已经会写五段式作文了,你家娃还在“我喜欢小猫咪”。

说白了,培训热不是孩子需要,而是家长心虚;不是知识太难,而是焦虑太满。

下面咱们讲讲,小学为啥成了“补习之都”,一场围绕焦虑、虚荣和早熟的全民演出,正在悄无声息地上演。

小学补习成瘾,初中开始摆烂

一、“空档期理论”:学校越轻松,家长越紧张

说小学培训火,其实火得有理有据——孩子确实有时间啊。

小学放学早、作业少、节奏慢,原本是国家为孩子们安排的“发呆窗口期”。可惜家长不允许——时间不能浪费,一空下来就容易长草。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