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下跪招人:日本大学应届生赢麻了吗?(3)

1955年至1970年期间,日本名义GDP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6%,1960年后不到七年经济规模就翻了一番,整个产业结构跑步实现工业化,大量人口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市。

HR下跪招人:日本大学应届生赢麻了吗?

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左图)和不同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右图)

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显现。

今天的日本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低欲望社会”,年轻人缺乏拼搏和创新精神,一大原因,就是在上个时代人们普遍过劳,活力都被透支了。

“过劳死”一词就发源于日语,1980年代开始在日本广为流传。

叠加全球化、信息化和消费主义浪潮,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现象竟愈演愈烈。

2000年1月,在桥本市政府工作的塚田浩向上级写了申告书,很直接地说,“我感到非常痛苦,身体已经累垮,趁现在还没犯下重大失误,我希望调动到其他工作岗位”,但要求被上级忽视了。

直到2月份因为文书科拟的草案中出现一次错误,塚田浩感到自己负有重大责任,心理状况跌到了谷底。

3月1日,塚田浩在上班路上自杀了,遗书中写道:“非常抱歉,工作实在太多,我没有办法承受更多,只能选择死亡,再向大家道歉,请原谅我吧。”

根据事后调查,算上居家办公的时间,塚田浩在2月份的加班时长可能达到200小时,如果一天不落,相当于每天加班接近7小时。

2014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对日本5000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0%的企业存在员工工作时间过长与过度疲劳的情况。

日本企业过去曾以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为荣,鼓励员工在同一家公司干到退休。

所谓“终身雇佣制”是由创立于1918年的松下公司提出的,被尊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

相应产生的“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根据职工的学历和工龄长短确定其工资水平的做法,工龄越长,工资也越高,职务晋升的可能性也越大,基本“论资排辈”。

这样一来,企业锁定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得到固定的保障。

这种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在战后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为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把“忠诚”视为最大能力的文化,虽然保证了职场人的安全,却也可能让他们无限期地忍受着同一家公司、同一个上级的压榨。

当经济上扬时,大伙忍一忍也就算了,但历史没法假设,绚丽的泡沫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终于还是破灭了,成了《我,到点下班》料理店中大叔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

HR下跪招人:日本大学应届生赢麻了吗?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年轻人发明了“社畜”这个称呼,也开始用超低生育率表达无声的对抗。

这些自然演变的结果,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HR下跪招人:日本大学应届生赢麻了吗?

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2月25日发布数据称,2024年人均每月劳动时间为136.9小时,劳动时间指数比上年下降1.0%。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