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4)

尽管不招“疫情班”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自主权,但具体招聘行为如若存在明显的歧视行为,社会各界都不应沉默。因为,作为劳动者,这三届的毕业生,也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

事实上,就业歧视由来已久。

几乎每届毕业生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污名化标签”,例如从前的“80后”被骂是“垮掉的一代”,90后被黑是“自私的一代”,00后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代都曾被吐槽,代代都受过歧视。

还有企业招人不招“未婚未育者”,担心婚假产假不断,也有公司招人不招“已婚已育者”,担心家庭影响工作,甚至直言“女生免谈”,消除麻烦。职场上类似的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早已屡见不鲜。

这种一刀切的招聘观念,表明用人单位并没有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简单粗暴地否定了具体个体的努力,既不科学,也不人性化。

同时,“疫情班”的污名化,反映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认知偏差。不仅仅是对疫情期间教育质量的质疑,更是对这一代年轻人能力的否定。这种偏差,不仅影响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也影响了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

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

“疫情班”不应该是一种能力偏见,而应该是一个经历纪念章。

而经历过这段特殊时期的学子们,也不应该固步自封,在困境中也要看挑战和机遇。

在线教育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我们有了更多渠道去学习,只有有心自我提升,机会多多,资源多多。

同时,疫情带来的改变还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企业运营模式上。随着新知识、新概念、新领域的层出不穷,越能适应变化、勇于创新的人,越能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站上潮头,成为引领变化的弄潮儿。

所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终身学习能力,因时制宜,迎难而上,才是应对万变最好的定心丸。

打破“疫情班”的标签,从打破偏见,打破认知枷锁开始。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蓝橡树少年日历2025】来啦!!!

专为8-16岁少年设计的一本「人生日历」——启发中国少年。自我发现、认识世界、文化启蒙。

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