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2)

长时间的网课导致学生们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线上教育模式又削弱了实践能力,割断了同伴间的正常社交,走上工作岗位时也不敢开口说话;线上模式中,大学生养成了早上不起、晚上不睡、迟到早退的习惯。

自制力、实操能力和适应能力太差,成了用人单位共同吐槽的问题。

该负责人举了几个例子,“几名技术口的2024届毕业生,因为没做过实训,设备都没见过,操作完全靠老员工教;一个毕业生发给客户的报价,满篇错字,签合同时也只知道打印一份;刚开除的一个应届生,蹲在厕所里打一个多小时的游戏。”

他承认,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辨别成本太高。

多家不愿意具名的用人单位也表示,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分层现象更严重,良莠不齐,差得甚至还不如“大专生和在校生的动手能力强”。所以,为了避免用人筛选成本,他们倾向于直接拒绝疫情那几届毕业生。

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

“疫情期没学到技能”,

成了最大求职绊脚石

“从今往后,不招疫情期间读书的学生”。某化妆品行业的老板明确表示。而其他不明说却“暗箱操作”的企业,比比皆是。

前面提到的那位毕业生,在招聘软件上向六百多家用人单位发出沟通请求,收到一百条左右的回复,面试了三十多家,“最终收获0个offer(录用通知)”。

而在姜负责人这里的碰壁,并不是唯一的不公平遭遇,“至少有十几家,在面试的时候明着暗着说我们这两届学得不好、能力不行”。

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

不招“疫情班”应届生,是一种赤裸裸的求职歧视。被排斥在求职大门之外的毕业生,却有苦说不出。

2023届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王思涵没想到自己在“大型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也会遭遇招聘歧视。当时这家大型食品股份公司河北分部数据分析岗位的一轮面试中,HR在线上会议中,对包括她在内的三四名学生发出拷问——

“你认为三年疫情网课度过的学生,配得上我们的薪资吗?”

王思涵面对HR这番高高在上的质问,尽管很想要得到岗位,却也仍忍不住说出心中所想——“我们学生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网课学习,请问您是对疫情期间高校管理办法有什么质疑吗?请您回答。”

众人沉默,王思涵的问题没人答复。

自然,她也没有得到这份工作。

另一位毕业于2022年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经常遭遇到的“发问”是——

“你开过几次机子拍片?不要说校园内的经历”。

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 应届生求职再挨一刀:三年网课, 就是原罪?

“疫情期没学到技能”成了这三届毕业生最大求职绊脚石。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