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你看过的管理措施,我们这里都有。比如早读,高一、高二是早晨5:55起床,高三是5:40起床,然后就去操场上站着早读。再比如跑操,早读结束之后,所有人都要跑上两圈。接着又是早读课,站着读一个小时,如果声音不够大,老师们就会提醒你,甚至扣分。
但我记忆里最难忘、最离奇的经历,还是“洗澡课”。每次我跟大学朋友们聊到,他们都表示从没听说过这种课。在我们学校,其他时间是不能洗澡的,因为会耽误学习时间,每个星期的某两天里,学校的浴室会有两节课的时间对学生开放,这就是“洗澡课”。
对我们来说,洗澡的机会是很珍贵的。那时整个高中三个年级,只有两层浴室,平均下来是400个人去抢40个喷头。但两节洗澡课里,能抢上喷头的机会,可能就那么一次,所以我们都是3个人挤在一个喷头下一起洗。我们的“洗澡课”往往排在自习课之后,为了抢到喷头,下课前的5分钟,整个楼都在动,全是桌椅躁动的声音。下课铃一响,两秒钟,楼道就全是人。
洗不了澡,就导致每个班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尤其是“尖刀班”——我们分成重点班、清北班、尖刀班,是没有普通班的,重点班就是普通班,跟“中杯大杯超大杯”一样。每天早上,我们被要求5:40起床,6点集合,提前起床还要被扣分,但尖刀班的学生,往往5:43就全部到操场集合完毕,开始读书了,就这两三分钟,哪有洗漱的时间?
现在说起来,洗澡课反倒成了很美好的回忆之一了,是我们唯一有机会和好朋友聊天的时间。平时,哪怕是在休息时间,多说一句跟学习没有关系的话,都是会被老师批评的。
在“衡水模式”里,时间是最珍贵的。包括我们的课程,也跟一般的学校不一样,不是老师上课学生听,而是把一节课拆分到老师讲课、学生自学、上台展示、老师评述等6个环节,精确到分钟数。比如老师讲课的环节,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门外会有值班老师巡查,一旦讲课超过3分钟,老师就会被扣分。这不是公开课,而是这三年,都是这么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