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学习,其作息时间会和班里同学保持一样的节奏,包括上课、上操,甚至午餐、午休。一周下来,在校学生已经适应了屏幕那头同学的存在,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会很自然地互相打招呼问好,居家的学生也很自然地在云端融入了班级生活。看似简单的相同作息、统一课表,实际上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这种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让家长安心、老师放心、孩子们开心。
对于线上教学,老师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大家对于“主播”身份已非常习惯,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不过,此次返校复课老师们面对的既有线下课堂的学生,也有少部分线上课堂的学生,且情况各不相同。为了保证居家学习的孩子真正能按照课表完成相同的学业任务,我们老师做了大量前置工作,即在正常授课的基础上,录制了适合教学进度、便于学生学习的微课。学生在家学习,如遇问题,可以与老师、同学随时沟通。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老师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作业,不管是线下学习还是线上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巩固型、变式型、提高型、挑战型、拓展型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完成“1”还是“1+x”,取决于学生对自己水平的判断以及需求。
客观地说,孩子居家线上学习,从常规习惯到行为交往、从外在表现到内心活动、从知识掌握到能力提升等方面,或多或少会表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特别是一些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为此,我们特别关注学生间、师生间、家校间的互动,尽可能实现线上(居家)与线下(在校)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中拉近彼此距离,舒缓居家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小组无障碍交流,老师答疑解惑,学生分享线上、线下收获,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个性化心理辅导、家长讲堂、志愿服务、劳动体验等不同辅导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