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
自主感autonomy:我自己想要的
胜任感competence:我能做到,并且能做好
需求感relatedness:我是为我自己而做
人们常常只看到了第一点,认为孩子爱好某事(自主感),就理应能“能做好”(胜任感),并且应该有“这是为了自己”(需求感)的认知。
父母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喜欢某事,就能为之坚持。却无视了一个真理——兴趣始于爱好,却不成就于爱好。
正如一个吃货,不一定爱好烹饪;一个动画迷,不一定爱好画画;一个爱汽车的人,不一定会修汽车。
所以,一个喜欢“玩”钢琴的孩子,并不一定就喜欢“练”弹琴。
如果一个孩子,最初看到钢琴,在琴键上玩得不亦乐乎,那只是“感兴趣”。
但学琴后,每天都得父母逼着才肯练琴,练的时候也嘟嘟囔囔不愿配合,那么钢琴就不是他的兴趣。
正如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所说:如果你要造船,不要招揽人来搬木材,不要给人指派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他们去渴望那广袤的大海。
从“感兴趣”到“成为兴趣”,把最初的“爱好”变成真正的“热爱”。
父母要做的,不是赶驴上路,而是伴鸟飞翔,激发孩子对蓝天的向往,然后助力他们丰满羽翼,振臂高飞。
向往能让孩子启程,但热爱才能让他们飞得更高。
三、“养”兴趣,而不是“练”兴趣
比起问兴趣班要不要坚持,不如问如何让孩子保持兴趣。
常言道,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那盏灯?来看看这个真实故事——
最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一对“父承子业”的杭州父女,爸爸因“抄袭”四岁女儿后再创作,而引来了众多的关注和点赞,还获得了多家美术馆邀约做展览。
女儿爱涂鸦,满屋子乱画。
这位金爸爸并没有限制她的肆意发挥,而是将女儿随手画下的作品,“抄袭”后再创作,然后发表到网络上。
每一幅的介绍,都清楚标明了是第几次“抄袭”。
金爸爸表示,面对爱画画的女儿,他和爱人的做法并不是送她去美术班,只是提供给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她创作时从不干扰。
并且,从小就给她“洗脑”,说她是一个画家,不遗余力地夸赞她画的画作如何出彩。
在这样的呵护和鼓励下,热爱画画的种子牢牢在女儿心底扎根发芽。
小手如同一支充满创意的画笔,每天回到家都会投身绘画的世界,描绘各种充满灵气的涂鸦。
将“喜欢”变成“擅长”,是将“感兴趣”变成“兴趣”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