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将智力超长、或者成绩优异的学生,等同于创新人才,是一种典型的认识误区。
有研究表明,智商和创造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仅有0.17,且当智商达到一定数值之后,智商和人的创造力就没有关系了;学业成绩和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只有0.22,二者都呈现一种弱相关性。
而目前对学生的早期选拔和考试,往往以学科测试和竞赛成绩为主。用有标准答案的难题,挑选能够面对人类未知领域的创新型人才,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成立的命题。
著名的“数学早熟青少年研究”项目(SMPY)联合主任大卫·鲁宾斯基也曾袒露,天才(genius)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的词。
“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找简单的解决方案,但人类并不简单。要理解一个人,首先需要全面评估他们的个性化特质,在认知能力水平和模式上,人们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兴趣、性格、机会也各不相同。”
在他看来,定量推理、语言推理和空间能力等智力能力,固然在科学、人文学科、创意艺术等领域至关重要。但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还要考虑兴趣。你对哪些学科充满热情?
此外,性格也很重要。即使两个人的能力和兴趣相似,但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路径也会大不相同。
2.误认为把超常儿童集中在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实际上,多年来几乎所有进行集中培养的少年班、创新班、英才班全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因为拔尖创新人才恰恰是在思维多样化中涌现出来的。
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促进基础教育的多样化,比如,不断提升课程的多样化、教学的多样化、学生的多样化,对那些偏才、怪才多一点包容,开设一些特别的发展通道,自然会涌现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至于“层层选拔、集中培养”这一模式,其弊端也很明显。
刘坚教授表示,它不仅会造成大量学生在层层选拔中成为了陪跑的分母,那些极少数被选拔出来的天之骄子,在集中培养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伤害。
因为他们过早地脱离了和同龄人相处的正常成长环境,知识学习大大超前,社会性、情感发展却受到限制。
而当一群天才学生聚集到一起,他们之间又形成新的“正态分布”,那些排名靠后的学生产生自卑和失落,自我认同感和效能感降低。
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大塘小鱼效应”。
“大塘小鱼效应”,也被称为“鱼塘效应”,提出者是悉尼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赫伯特·W·马什,用这个比喻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这一效应也被用来解释不同班级环境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的影响。比如在重点班或重点学校中,优秀的学生会因为周围都是优秀的学生而感到压力和缺乏自信;而在普通班中,同样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周围学生的水平较低而显得更加优秀。
伟大不可以被计划,
更要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想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本书中,Open AI的两位人工智能科学家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告诉我们,所有的伟大创新都是不是被计划出来的。一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设立目标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能够推动我们向伟大前行的是好奇心和有趣。
创新的前提,始终离不开“兴趣”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