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筛选、集中培养”,
会有什么问题?
除了由高校主导的“强基计划”,这些年,在基础教育阶段也陆续出现多种探索模式。
比如,由地方政府主导,可以被称为加强版、现代版的“重点高中”“窗口校”;
由科学家主导,在一些优质高中落地的大中衔接贯通式人才培养,比如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薛其坤班”、以及全国已有46所中学授牌开办的“丘成桐少年班”;
还有直接面向14岁以上孩子选拔的一贯式创新培养项目,比如由清华大学“钱学森班”联合创办、中科院院士郑泉水担任院长的深圳零一学院。
随着教育系统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照清华“邱班”“钱班”的方式,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超前拔尖学生,集中举办少年班。
这是否会刺激家长的焦虑,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教育内卷”?
上海科技馆馆长、上海教委会副主任倪闽景就曾表示,少量探索值得鼓励,但如果面上形成规模,就十分令人担忧。
上海科技馆馆长、上海教委会副主任倪闽景
图源第六届中国创新教育年会
他提醒,从1985年12所高校招收少年班以来,这种培养方法已经被证明很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另外,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扩大,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将会造成较大冲击,进一步引起学校和广大家长的焦虑,给未来人才的培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培养方法需要避免两个误区。
1.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天才筛选出来并进行培养就可以了。
从1921年起,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曾启动一项长达35年的天才跟踪研究计划,招募了1500多名IQ超过135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这个“天才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没有对社会作出什么创造性的贡献,其中30%的男生和33%的女生甚至没能大学毕业。
很多实例表明,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小的时候智商超群、考试成绩出众的人,长大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并不多。
刘坚教授也有同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