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只搞研究生教育,可行吗?(2)

有一个词,我是在研究美国大学时学会的,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非常恰当的中文译法,叫“the sense of community”。Community这个概念指的是,大学里的教授(甚至包括教授的家属、孩子)、学生、职员(即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所学校会花很大力气营造一种“sense of community”,就是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一部分。从哥大当时的校园氛围来说,这方面显然非常糟糕,学生对学校没有认同感。

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没有Community的大学忽视了大学生活的心理学基础。美国的大学有两种,一种是像常青藤那样的传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年龄的学生,另一种大学招收那些在社会上工作过、生活过的非传统年龄的学生。哥大属于前者,学生进大学时都是十七八岁,毕业的时候是二十一二岁。有一个电视剧的名字叫《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学这四年是人一生当中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四年可以说影响人的一生。如果大学在学生这四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只是教他们专业知识,而不好好花工夫帮助他们在情感上、思想上健康成长,那学生毕业了以后,功成名就了,他们回想大学四年,会想到什么呢?一片空白。

所以轻视本科教育的后果是,校友和母校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从学校今后的发展来说,经济后果严重:没有校友会为母校解囊。以哥大为例,至20世纪90年代初,哥大在8个常青藤大学中,录取率最高,达到1/4,而录取了以后只有40%的学生会接受哥大的录取,这在常青藤大学中是最差的。而且历届学生回馈母校的比例,哥大在常青藤大学中也是倒数第一。录取率过高、捐赠参与率过低,这样的结果使得哥大在各种各样的排名中一直丢分。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