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把教育资源拉平,共同富裕就完成了80%(7)

为什么搞农村教育不成功,因为你假设了他们就应该留在农村。教育应该给大家开放一个空间,把选择权交给老百姓,交给孩子,交给家庭,而不是给他设计。

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主要来自非农,说乡村振兴就等于农业振兴是完全错误的,乡村需要产业。所以,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应该是县域经济,把县城经济激活,让老百姓搬到县城去住,这才是发展方向。

界面教育: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的关系如何?

姚洋:两者是互补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肯定活不过十年,等收入水平提高之后,年轻人可能就不愿意去流水线工作了,另外,县城里容纳不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要自动化升级,乡村经济需要产业升级,能操纵车床的工人,必须是大专生。

中小学教育应该以培养人为主,而不是选拔,我们过去也许做不到,现在是可以做到的。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要求我们做到这一点,根本上是降低高考难度,只考数学语文,再加上X,在X里选拔,其实数学语文也能选拔人,要从出题角度进行试题创新,类似于GRE考试,单纯考智商而不是刷题。

界面教育:这几年,大家都给学生“减负”,包括出台“双减政策”。但农村的孩子还处在放羊状态,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源是什么?

姚洋:除了资源配置不均,还有农村家庭的问题。我回老家,减负措施之一是让孩子在学校多待一个半小时,每月300块钱,农村家长不愿意,他们看不出来价值。农村和城市完全是天壤之别,这是一个很无解的问题。

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现在要想改回去,得下死功夫,还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界面教育:农村教育、普直分流都是世界性难题,有哪些国家可以借鉴?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