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社交冲突中真正对抗的,是过去那个,让他一直感到不安的“内在小孩”。

心怀慈悲,给孩子最稳的支点
看到这里,你或许能稍稍理解,那个待在家里的孩子,他的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的“慌乱”?
此刻,如果我们只是想简单地把孩子推回学校,或是催促他“别想太多”,无异于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当孩子陷入孤独时,父母需要做的,是守住这3条线,成为孩子心里最稳固的支撑。
1、先停止无意识的攻击
或许你从来没有说出口,但那份“看到孩子在家就焦虑”的情绪,会通过你的微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悄悄传递给孩子。
敏感的孩子会立刻捕捉到:“连我妈我爸都受不了我,我果然不被人喜欢。”

所以,先请下停止我们想要尽快扭转孩子的冲动。
回归平静,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慰藉。
2、满怀慈悲,信任孩子
而后,父母最需要修行的功课,是“信任我的孩子”。
不是说,信任他明天就能回学校上课,而是信任他此刻的感受是真实的,信任他即使在最脆弱的处境中,仍然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坐下来,怀着一份深切的慈悲与理解,与他进行理性的交流。
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但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面对这个事情。”
你如何看待孩子,最终将决定他如何看待自己。
而这,也会帮助他一次次消解内心那个“我不够好”的感觉。
3、认清自我的课题,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的困境,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或许是父母自身需要成长的课题。

不妨回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