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想太多”的孩子休学了
“我的儿子,已经一周没去上学了。”
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的咨询,说起自家孩子满心忧虑。
她说,儿子因为害怕社交,不肯去上学了。
也不是发生了多大的事儿,就是和同学发生了一些,在大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摩擦。
比如,同学说了一句无聊的话,开他的笑话。或者是一次小小的争执,都会让儿子感到紧张、无助。

这位妈妈还说,儿子非常害怕与同学起冲突,或是担心对方在背后说自己坏话。
每次和同学闹矛盾,最常用的挽回方式,就是一遍遍地解释,甚至低下头去讨好。
更让人心疼的是,他还经常内耗。
回到家以后,这些白天在学校里经历的“小矛盾”,会在他脑海形成一种停不下来的“自我攻击”:
“他们是不是讨厌我了?”
“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就好像同学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能在他心里掀起一场持久的惊涛骇浪。
对此,这位妈妈始终无法理解,就这么点小事,我的儿子怎么能想这么多?
他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正常”一点。
所以她一心只想劝解孩子,尽快把他送回学校。

对于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
很多青春期孩子休学在家,除了无法应对的学业压力,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社交焦虑。
在我们工作室,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孩子,内心正经历着一场社交的兵荒马乱,而父母却觉得,他就是小题大做。
可是,孩子害怕社交,请假在家,真的是在逃避那几个让他感觉不舒服的同学吗?
背后的原因,也许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他逃避的,不是那个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