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积极做好上级有关部门参谋,加快中高考改革。中高考既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考试,也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但实事就是说,当下的“指挥棒”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初高中只训练考生的重要原因。比如他们为什么要把学科分成“考试学科”和“非考试学科”?又比如不少初中的体育课和业余时间为什么只训练体育中考的科目?因为中高考仍存在着“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制度短板。由此看来,加快中高考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当下不妨先从中考“破局”。
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完善中考制度。凡是学生所学的课程都要纳入中考,在增加考试科目的同时,既要拓宽知识基础,又要降低考试难度;既要把音美劳等课程也纳入中考,又要把体育中考原本提前指定考试科目改为考试时随机抽签,真正把“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转变成“学什么,教什么,考什么”,这样的顺序调整,看似是考试制度的小改革,其实是教育教学思想的重大转型;况且,考试并非教学目的,而是检测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的手段,或者说考试只有根据教学需要,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同时,为了放大中考的功能,我们还要逐步提高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等学科在中考总分中的权重,倒逼校长和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学与施教,进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高中段学校的招生制度改革,也即要让不同的学生就读不同的学校,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如,我们应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对相关部门认可的各类特长生应适当加分,适当降低农村初中考生报考重点高中和普高的录取分数线,扩大保送生比例,实行中职学校单考单招,等等;如此改革,既能有效遏制城镇初中班额的无序扩张,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既有利于学生的差异发展,又能最大化激励特长生脱颖而出;既能激励农村学生“回流”,又能调动农村初中办学积极性;既淡化升学的恶性竞争,又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