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瑞士公立学校上学,该‘躺’还是该‘卷’(2)

儿子沙小恩在瑞士苏黎世德语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就读,正在念五年级。

和很多精英家庭将孩子送来瑞士求学,是为了以瑞士私校作为跳板,进入世界名校不同,Sarah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在瑞士公立体系就读,走一条和普通瑞士家庭一样的教育之路。

但是走着走着,她发现,自己作为华人家长,依然有很多“水土不服”的地方。

最近的一次冲击,就是开学前两周的家长会

“孩子在瑞士公立学校上学,该‘躺’还是该‘卷’

小恩在瑞士学校

新学年,儿子的班上来了一位新老师担任全科教师。这次家长会,主要就是这位新老师做自我介绍,并向家长介绍这一学年新的科目、以及各学科的学习目标。

结果,还没等新老师介绍完,瑞士家长先开始了吐槽,“怎么一上五年级,作业就这么多?”很快,教室里的抱怨和质疑,就如排山倒海而来。

有家长抱怨,孩子每天需要太多时间来写作业;

有的抱怨,自己要给孩子讲题,根本搞不来;

甚至有家长抱怨,孩子每天背作业回家,书包太沉了!

这令Sarah哭笑不得,“作业多吗?儿子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明还比不上打游戏的时间。而抱怨孩子书包沉的家长,明明住得离学校最近,过个马路就到......”

面对家长的一番诘问,新来的年轻老师也不反驳,只是将问题一一记下来。

家长会后,Sarah特意留到最后,对这位老师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也转达了“不一样”的声音——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作业量并不多,比如儿子小恩。作为家长,自己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配合好老师的工作。

这番安慰,让年轻老师差点热泪盈眶。

最后,这场“作业大战”的结果是,老师很长时间没有布置任何作业。

娃高呼万岁,Sarah愁容满面。

她承认,在瑞士学校,四年级升五年级,的确是一个“分水岭”。

相比四年级,五年级不仅新增了法语和媒体两个科目,作业也要更多一些。开学第一天,小恩背了四、五本书回家,直呼累死了。因为之前他的书包一直是空的,啥也不用装。

“孩子在瑞士公立学校上学,该‘躺’还是该‘卷’

很长时间里,小恩的书包就是个摆饰

Sarah鼓励儿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功课和作业多一些很正常,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混着玩了,得正经学习了。”正向的暗示和鼓励,让小恩心态积极、蓄势待发。

另一方面,Sarah也的确为小恩打下了良好学习习惯。

瑞士学校布置作业,一般不会当天布置、当天完成。哪怕是小学生的作业,都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比如,会让孩子在几天内完成。

大人都会有拖延症,何况是小孩。一开始,小恩也经常上演“前一晚疯狂赶作业”的戏码,或者玩到压根忘了作业这回事。于是,Sarah和儿子立了一个规矩——当天留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

就这样,小恩渐渐养成了高效利用时间、以及自主管理作业的习惯,比如每周二、周三下午的时间,学校没课,他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根本不需要Sarah操心。而空下来的时间,小恩照样可以打打游戏,松弛有度。

“五年级的学生,每个星期的作业量,加起来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真的不算多。”

Sarah的“佛系生活”,被这场始料未及的家长会,打破了。

作业消失以后,她只能自行给儿子“加餐”。这也意味着,她需要了解孩子当天的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地布置作业,还要批改和讲解,凭空加了不少工作量。

其实,家庭作业的取消与否,一直是瑞士教育系统争论的问题,每年都要拿出来讨论一番,有的州支持,有的州反对。

作业,看似只是一件小事,这背后却折射出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在Sarah看来,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是“温故知新”,还有她所看重的“自主管理、自律克制、延迟满足”等品质的塑造。当然,作业之外自由玩耍的时间、对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得到保障。

作为华裔小孩,在学科作业之外,小恩还比其他同学多一项任务——学习中文。

瑞士的中文教师很稀缺,Sarah接触到的中文辅导机构,也更多是俱乐部形式的兴趣班,缺乏系统性。于是,她只好担任小恩的“中文私教”,配合从国内带来的语文教材,抽空给小恩补习。

虽然家里有中文语言环境,但是中文阅读和书写,才是最具挑战性的。因此,她坚持每天让小恩读一篇汉语小短文,另外每周末抽出两小时进行生词识记和默写。

“孩子在瑞士公立学校上学,该‘躺’还是该‘卷’

小恩的周末,德文阅读和中文阅读两手抓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