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父母无法再对孩子的学习随时耳提面命,我们如何保证,飞飞不会成为下一个躲在宿舍想方设法玩手机到凌晨的高中生?
参照小可对磊磊最终的解决方案,高中可以陪读,这固然可以为孩子减少许多的外界干扰,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自控力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发自内心的自控力,才可以让一个人做到对自己的重要事项负起全责。
未来,是属于孩子们漫长的旅途,大学之后,孩子们所面临的问题,会从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变为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实际选择。只有具备对自己的责任感,才会努力追求把事情做得更好,才会肯付出踏实的努力,做出更好的选择。
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
才能发展出自控力
无论是小兰还是小可,他们的孩子都处于一个学业上非常关键的阶段,父母对学习成绩高度关注,本身无可厚非。
但如何让父母的关心,不与孩子的自我发展相抑制,并将我们的关切转化为可以帮助孩子前进的动力,值得我们思考。
似乎无论哪一代父母,都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非常优秀。如果,我们的孩子表现出学霸的风范,随时随地可以认真且高标准地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永远不会退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好像就更有信心。
但是,现实真的如此吗?
小兰和小可对孩子的苦恼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她们不愿意接受,自己有着“学霸属性”的孩子,竟然在学习中露出了疲态。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所身处的环境——在这个阶段,除了成绩之外,孩子们也逐渐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学习+情绪的压力,对于情绪调节能力有限的孩子们来说,本来就是一道沉重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