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重点中学通过奥数成绩选拔学生已经持续了30年。第一代“鸡娃”生于1980年代初,他们中的许多,现在也已为人父母。这是一个无止尽的轮回吗?还是,亲历者已经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重复那个故事?
每年海淀小升初,网络上焦灼的气氛都特别浓。
因为除了电脑随机派位,俗称“海淀六小强”的六所著名中学初中部,都会有一定的“点招”名额,给学校想要招揽的“牛娃”打去“密电”,将尖子生收入麾下。
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重点中学“掐尖”的视野,劳心劳力。
最后的结果,也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入选的终究是少数,陪跑的总是更多。
表面上看,“奥数”被禁多年。现实里,主流传言依然在说:重点中学最青睐的尖子生,是各种奥数杯赛金奖、银奖得主。
在海淀,重点中学通过奥数成绩选拔学生已经持续了30年。
第一代“鸡娃”生于1980年代初,是我的同龄人。他们中的许多,现在也已为人父母。
这是一个无止尽的轮回吗?还是,亲历者已经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重复那个故事?
我采访了我的好朋友小巫。
她从小生长在海淀,小学就读于中关村三小,初中被人大附中点招进实验班,高中也在人大附中。
我们相识的那年,我在人大读大一,她刚刚高三毕业,正是进入大学前的暑假。
后来我们都经历了一段叛逆的青春。
她对自己的中学时代,自己的母校,一直有一种批判的眼光,这是2000年夏天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就能感受到的。
那时我完全想不到,有一天我会写下她的升学故事,一个为了小升初,上8个奥数班的故事。
一个从乖巧到叛逆,再到平复、自愈的故事。
以下是小巫的口述。
一、
我上小学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
那时候中关村三小还不像现在这么“精英子弟”。就读的学生有中科院科研人员的子女,也有单位司机、会计、普通员工的子女。还有学校周边居民的孩子,一部分花赞助费就读的孩子。
我们班同学里,有一个家长是在双榆树菜市场卖菜的,还批发冰棍。
还有一个同学家里是外地的,父母在北京做裁缝,专做旗袍,手艺很好,听说给三小的校长、人大附中的校长都做过衣服。
大概是小学三年级时,人大附中搞了一次选拔,班里推选排名前三的小孩去考试。
通过考试,就可以进入人大附中办的华罗庚奥校——这可能是北京最早的小学生奥数培训班。
那场选拔考试我印象挺深,我第一次进到人大附中的教学楼里,桌子很高,我坐在那儿,脑袋都快到桌面了,就这么做题。
给了一沓不可能有人做完的试卷,至少10页纸,特别厚,你就哐哐往后做。
后来我爸妈告诉我,一共有3000个小孩考试,选了70个人,分成2个班,每个班35个人。
我就是其中一个。
于是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我每周日就要去人大附中上华罗庚奥校。
这也是我小学时代第一个校外的课外班。如果学得好,初中就可以直接升入人大附中。
印象里,我是华罗庚奥校第二届的学生,上面还有一届。
当时这个奥数班是跟人大附中紧密关联的,可以说,是人大附中开启了全北京小学生奥数培训的热潮。
也是从这时开始,奥数成绩变成海淀区重点中学“掐尖”的核心指标。
奥校两个班一开始是差不多的,不久后就分成A班和B班,又继续招进来一个C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