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2)

比如今年让家长们最头疼的事情:中考实行五五分流,有一半的人都将在高中学段走向职业教育的道路。

许多人纷纷抱怨政策不近人情,中考五五分流,打击课外补习班,再加上限制复读,就等于不给那些晚开窍孩子机会啊!

万一我家孩子天资不够聪慧,以前还可以通过砸钱补习,付择校费让孩子上个高中,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混个大学文凭。现在中考就定终身了。至于职高,那是万万不能上的……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打心眼看不起职高,不自觉地给体力劳动者、工业技术人员贴上了标签,认为这是低端的,是考不上高中loser才会干的,自家孩子绝不能被分类到这一档里。

你看,明明大家都觉得学校按家长职业分类是一种歧视。然而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脑子却清楚的很,绝对不要去中专技校,都想着让孩子混个大学进办公楼,不愿从事体力劳动。

这未免有些双标了(虽然双标是人类的天性)。

再回想一下,我们批评孩子时有没有用过类似话术:“现在不好好学,以后去扫大街、搬砖、修下水道……”

如果连家长都带着有色眼镜去贬低劳动者,社会的整体氛围大抵也就如此——物质至上,拜金主义,以金钱衡量人的价值。

我们在谴责学校给学生贴标签,按家庭成分区别对待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唯有整个社会都尊重劳动者,才能消除类似歧视现象。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为什么“贴标签”是一种不自觉的常态?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其实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贴标签能帮助人们压缩自己的认知成本,抽象出某类群体的社会化特征。

人类大脑的功率仅相当于一只20W左右的灯泡,相比于现在的超级计算机,人脑的运算效率实在是太可怜了。不可能像计算机一样所有的细节都事无巨细地还原。

因此本着凑合着够用就行的理念,我们的大脑会不受意识控制地自行节约认知资源,并自带一套预设系统。当遇到相应场景时会自动套用预设系统,加快反应速度,节约认知资源。

贴标签就是其中之一。

深入了解一个人是很花费精力的事情,如果还要基于对这个人的了解给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已经超出了我们大脑的负荷。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如果只针对一个人,大脑或许会拿出私人定制的方案,可如果面对着一群人,显然不可能将每个人都分别作出处理。这时,标签就发挥它的作用了——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