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近日,山西原平市第一小学有教师统计学生家庭背景并划分成“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等11类的情况引发了热议。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事情发酵后,学校立马声称这本身是为了摸排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等需重点关爱的学生,通过调查表来统计信息的。

然而,这项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却上演如此荒诞的一幕,引起舆论的不满与愤懑。

“这分明就是区别对待学生,把人划分阶级啊!”

“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看谁会投胎了呀……”

“学校就是肮脏的地方,已然不是教育为本,区别对待学生!”

以“势利眼”区别对待学生的行为,不仅折射出少数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上的简单粗暴,也折射出他们精神世界的贫乏。类似事件在教育圈时常发生——

不少学校明里暗里都有看人下菜碟的现象,有些私立学校入学时要看家长学历,提供年收入证明,更有甚者还要给家长进行智商测试……

在反对的同时,事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

这种现象仅仅是在教育行业才有吗?还是说“统计学生家庭背景”不仅触碰了一些家长的身份焦虑,也会引发他们的公平焦虑

即使学校整改,不明面上这样做,个别“聪明”的班主任仍会以记号作为替代,或者直接暗记在心里。不少网友也表示,这种现象根本不可能被禁止,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社会上太多这样的风气……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其实不只学校老师如此,我们自己都会不自觉地给别人贴标签,以经济条件将人进行分类。

比如今年让家长们最头疼的事情:中考实行五五分流,有一半的人都将在高中学段走向职业教育的道路。

许多人纷纷抱怨政策不近人情,中考五五分流,打击课外补习班,再加上限制复读,就等于不给那些晚开窍孩子机会啊!

万一我家孩子天资不够聪慧,以前还可以通过砸钱补习,付择校费让孩子上个高中,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混个大学文凭。现在中考就定终身了。至于职高,那是万万不能上的……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打心眼看不起职高,不自觉地给体力劳动者、工业技术人员贴上了标签,认为这是低端的,是考不上高中loser才会干的,自家孩子绝不能被分类到这一档里。

你看,明明大家都觉得学校按家长职业分类是一种歧视。然而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脑子却清楚的很,绝对不要去中专技校,都想着让孩子混个大学进办公楼,不愿从事体力劳动。

这未免有些双标了(虽然双标是人类的天性)。

再回想一下,我们批评孩子时有没有用过类似话术:“现在不好好学,以后去扫大街、搬砖、修下水道……”

如果连家长都带着有色眼镜去贬低劳动者,社会的整体氛围大抵也就如此——物质至上,拜金主义,以金钱衡量人的价值。

我们在谴责学校给学生贴标签,按家庭成分区别对待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唯有整个社会都尊重劳动者,才能消除类似歧视现象。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为什么“贴标签”是一种不自觉的常态?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其实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贴标签能帮助人们压缩自己的认知成本,抽象出某类群体的社会化特征。

人类大脑的功率仅相当于一只20W左右的灯泡,相比于现在的超级计算机,人脑的运算效率实在是太可怜了。不可能像计算机一样所有的细节都事无巨细地还原。

因此本着凑合着够用就行的理念,我们的大脑会不受意识控制地自行节约认知资源,并自带一套预设系统。当遇到相应场景时会自动套用预设系统,加快反应速度,节约认知资源。

贴标签就是其中之一。

深入了解一个人是很花费精力的事情,如果还要基于对这个人的了解给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已经超出了我们大脑的负荷。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如果只针对一个人,大脑或许会拿出私人定制的方案,可如果面对着一群人,显然不可能将每个人都分别作出处理。这时,标签就发挥它的作用了——

老师会将学生分为学优生、学困生,因材施教,以期让他们都有进步;老板会将员工分为业务骨干、管理者、团队润滑剂,人尽其才,将利润最大化。

贴标签,从积极的角度上可以简化认知,帮我们更好地达到目的。可如果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本来目的,将标签与一个人的人格、地位联系在一起,那就变得南辕北辙,陷入刻板印象了。

就如开篇的新闻,如果学校仅仅是调查特殊家庭学生(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想办法关心教育,这也是一种贴标签,但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相信网友们也不会群情激愤。

然而表格中的家庭分类不只是特殊家庭,前排还赫然写着“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这显然是一种龌龊的区分手法。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日常生活中被人贴标签无可避免,中考五五分流、向制造业输送人才也是大势所趋。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为什么老师要贴标签,而是为什么那些本应该“光荣”的劳动者,现在变成驱而避之的存在。

如何让所有劳动者都有尊严的活,高中技校各有选择没有优劣之分,让劳动真正成为一件光荣的事情,才是我们应该注目的焦点。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在工程和产品制造见长的德国,就采用了分流制,使得适合实践型的应用人才接受专业化的职业教育,而擅长理论和逻辑的研究型人才接受专业的大学教育。每个人得到适合的岗位,打破“唯学历论”。

德国小学只有四年,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分流,中学分为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职业预科。只有文理中学的毕业生通过了高考才有上综合性大学的资格。实科中学和职业预科都是为了将来接受职业教育做准备的,学习年限比文理中学要短1-3年。

他们的职业教育采取双轨制,让学生有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半时间在公司实习,还未毕业就已经获得了工作经验。大名鼎鼎的拜耳制药、德意志银行、奔驰宝马等等,每年都会招收不少学徒,表现优秀的可以在毕业后直接留在公司。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因此,你会发现很多德国人虽然没有读过大学,却做着在中国需要大学学历才能做的工作,比如会计、税务咨询师、软件IT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市场营销、采购、银行职员、电气/汽车/机械工程师等很多白领工作,他们都是德国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另一方面,有些在国内随便就能上岗的工作,在德国则需要三年的职业培训,比如在药店工作的员工、装修工人、理发师等。

在这种优质职业教育的土壤里,哪怕不上大学,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歧视,如果期待享受生活,并不想要参与管理人才的竞争,大部分人都只要接受职业教育就能找到赖以生存并具有保障的工作。

按家长背景将学生分类:这种方式的贴标签,为啥你不能接受?

国内很多人瞧不起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因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和教学质量没有保证,让雇主对职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缺乏信心,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如果未来政策能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其实是对有限社会资源的更好配置,减少内卷化的无谓竞争和低效努力。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通病,焦虑的背后是每个人期望被尊重并有价值地生活。如何让所有劳动者都有尊严地活,高中技校各有通路可以走,让劳动真正成为一件光荣的事情,才是我们应该注目的地方。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