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生家庭决定论”是扯淡?(2)

情感的部分在哪儿呢?在我们的大脑实现了一种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来自于“我做出了决策”。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当两难问题摆在面前,我们真的有仔细比对过吗?我们真的有追求尽量精确的结论吗?并没有,这时候我们总是诉诸直觉——

我也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判断的,但是我脑补了一套逻辑,我给自己讲了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而这种感觉,是很爽的。

人就是这么自信,而且显然是过度自信,比如刚才那个招聘老师的情境,仅仅是列出来的那些信息,都还不够校长在脑子里编故事……

还差了些什么呢?

比如我们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是追求实际的分数,还是课堂氛围,还是别的什么?

这个老师不太好相处,是说他和年长的老师有点合不来,还是说他和同龄人都说不到一起去?然后现在我们这个学校里,老师的年龄结构如何呢?

说他在哪里都干不长,那每一次离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真的都是他本人的问题吗?

诸如此类吧,为什么我们说决策这件事很难,因为总有我们考虑不到的角度,或者即便我们想到了,有些信息我们也拿不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现在校长决定要这位老师,你觉得这位老师取得成功(比如受学生同事的喜爱、又或者任职终于超过了3年……)的概率有多大?

先说结论:无论你怎么回答,这个答案都是胡诌。

为什么呢?我们来说一个跟“预测”有关的真实案例。

2020年,普林斯顿大学曾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研究:研究者想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能有多大影响。

普林斯顿有一个包括5000名孩子的数据库,这些孩子基本都来自于“有问题”的原生家庭。数据库里有每个孩子从出生到15岁的各种跟踪信息,比如家庭收入情况、父母乃至祖父母的教育和就业情况,孩子的健康状况等等。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