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北美5年:除了“内卷”和“躺平”,还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生活(6)

不瞒大家说,在大学选校时,我是蠢蠢欲动的。因为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我就想着孩子要不要回到繁华大都市上学,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纽约大学(以小胡的能力可以试试)或者去波士顿的大学。

但是小胡想留在北卡,她觉得乡村生活更适合她。但那会她是有负担的,怕我对她不满,认为她不求上进。我们双方没有说开,小心翼翼彼此试探底线。

其实从小胡10年级的暑假开始,我们就做了不少访校工作,从夏洛特一路北上到波士顿,把能去的高校都去了一次,哈耶普斯麻也去“朝圣”过了。小胡自己很喜欢布朗,但觉得“硬件”不太够,也就没什么执念。

北卡本地的大学,比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我们去了2次,戴维森学院去了3次。结合小胡的个人意愿以及学校升学顾问的建议,我们做家长的最终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早申阶段锁定戴维森,也成功拿到了offer。

美本申请真的挺玄学,也很考验家长智慧,怎样避开“欲望的坑”,避开和同学竞争的坑都是学问。当年学校有4个学生跟小胡一起ED戴维森,其中一个孩子可能还符合“传承录取”(Legacy Admission)标准,结果只有小胡一人拿了offer,也是非常幸运。

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你有没有发现,孩子自己选大学,ED多半能成功;家长强势介入选校的,多半要黄。我回想了下身边的例子,好像还真是这样。

再来说说戴维森学院。它在全美文理学院中常年排在11-13之间,学校只提供本科教育,一届学生大概有400人,录取率很低,学费一年约8万美金。我们去访校时跟老师聊得很多,发现这里得老师真的很有实力,而且师生关系非常好。

一个班通常就15人,不会超过25人,经常课上着上着跟老师熟了,就全班同学一起去老师家里吃饭,开小灶。小胡去上学后,我也经常过去玩,可能表现得太喜欢了,小胡就“嘲笑我”:妈妈,我在Charlotte Country Day上学时,你恨不得跟我上一遍高中;现在来了戴维森,你又恨不得跟我一起读一遍大学。我心想,要是这有真有这个机会才好呢。

陪读妈妈北美5年:除了“内卷”和“躺平”,还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生活

陪读妈妈:有自我的生活才精彩

我之前提到过,我和先生轮流陪读,所以5年中大概有三年半的时间在美国。刚去的时候完全不习惯,觉得节奏也太慢了,如果不是为了陪孩子,一个星期就呆腻了。但因为肩负重任,不得不让自己习惯。夏村的安静日子,在我的人生中也是特殊的体验,回想起来,韵味无穷。

我迅速加入当地一个陪读妈妈群,这里简直卧虎藏龙:有的妈妈在当地有工作,是大公司的CFO,或者是IT和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有像我这样纯粹是为了陪读。但新一代的陪读妈妈无一例外都受过良好教育,对自己很有要求,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有的妈妈鸡娃也鸡自己。我是不知道怎么鸡,一会觉得应该严格要求,一会又怕太过了孩子受不了又掉回之前的状态,就经常“仰卧起坐”,自己把自己弄拧巴了,心态不稳。所以我准备转移注意力,找点事干,不要整天盯着孩子,顺便也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第一个尝试是去当地的社区大学读一些短期课程。我上过免费的ESL课(很快社区大学就不让我们蹭免费课了),后来又花200美金报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工作方面的课程(学习美国的医疗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啃完一本厚厚的教材,还加入了社区大学的互助小组,和大家一起做作业、迎接考试,就像回到大学时光。对了,社区大学还有教修车的,很多爸爸会上这些课,拿到证就可以去找工作,好像还真有爸爸读完后找到工作的。

除了参加当地橄榄树华人医疗基金会的公益活动,我还会去参加教堂的一些活动。这里要说一下,教堂也办社区活动,不一定非得是教徒才能参加。还有就是和邻居们好好交往。

我的一个邻居是从欧洲移民来的法语老师。我们在散步时认识后就经常聚会,我带着中国茶,她做甜品,一起聊聊人生故事,她还会帮我纠正发音,人生处处是益友!

最有意思的是我参加的一个芭蕾课程,老师是从英国来的专业芭蕾舞者,我本来想偷偷懒加入“银发组”好了,没想到我的同学们都是专业或者半专业的学习者,让我这个半吊子压力巨大(感受到了小胡承受的同辈压力)。虽然芭蕾方面长进有限,但跟她们一起学习、聊天,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人生智慧。

陪读妈妈北美5年:除了“内卷”和“躺平”,还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生活

我们银发芭蕾小组“团建”,只有我一个非“银发”

慢慢的,我的生活从华人社交圈转入当地的白人社交圈,遇到过文化冲突,但更多的是打开视野,学会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看待各种问题,包括看待我和女儿小胡的亲子关系,整个人因此更平和和包容。

纪伯伦有一首著名的诗《致孩子》,诗里的境界太高,我做不到,我对我的女儿永远有牵挂,我对她的依恋可能超过她对我的。但我愿意做孩子的垫脚石,让她能跳到更高处去看世界。

我们要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哪怕与我们的期望不完全相符,但只要他是正直的、快乐的,是一个nice person,我们就应该接纳这种结果。这里面包含着理解、尊重、拓展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和解,是做父母一辈子的课题。从奔跑的职场到安静的书桌,这些是我5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期待下次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更多故事。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首页上一页...3456 6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