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以前,学校对孩子的打分都会比较宽松。四年级以后,孩子的期末成绩会计入申请高中的“绩点”,所以很多家长们都会紧张起来,老师们也会严肃起来。
另外,别以为芬兰是“快乐教育”,学生就真的可以躺平。在任何国家,你想要认真学东西,就是要付出时间、精力,就不会那么轻松。
据我观察,学校的授课内容难度并不低。三年级的时候就在学习气候、气流和电路的知识了,还让学生自己焊接电路、组装小电灯。
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低。
记得四年级第一次期末考,受语言限制,我家孩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门都考得不理想。
我去参加家长会,副校长直接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他说:“你家孩子这么下去,可能会被退学。”
我一听吓了一跳。后来我追问之下,才知道发现孩子有时上课忘带作业,这在芬兰老师看来是非常严重的态度问题。再叠加孩子的语言问题,所以就造成了老师的这次消极反馈。
前文我还说到过语言老师。在语言班,一开始我们孩子每天只能默写对三四个单词。后来,我和她一番琢磨之后,总算找到了一个背单词的app,里面有芬兰语和中文的对照,把正确率提高到了80%。
结果我和老师开一对一家长的时候,老师不仅没有鼓励,反而直接给我浇了一盆冷水:“昨天教了10个单词,你家孩子怎么才会8个?”
言下之意要做到100%的正确率,老师的高标准可见一斑。芬兰虽然这两年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测试中的排名下降了,但整体还是靠前的,和学校、老师的高标准离不开。
在国内的时候,其实我对孩子的辅导不多。我每天加班很晚,孩子的学习更多托管给了“小饭桌”(课后托管)。
来到芬兰后,一开始我对芬兰教育体系不了解,也没怎么管。但当我越来越深入,我发现我下班后必须得辅导学习。
因为老师只管孩子学校的表现,老师甚至不会批家庭作业,如果家长不管,那错题就真的一直摆在那里了。
我最近跟我的芬兰高材生同事聊天,我发现芬兰其实是通过快乐教育筛选了一部分对学习有兴趣和有要求的家庭和孩子。
如果你对学习有渴望,那么老师会很乐意帮助你。比如我们的英语老师在周一会早上课一小时,如果你和其它英语不好的孩子愿意学,可以免费去补习。
但如果你对学习没有渴望,那么老师也不会自讨没趣来要求你,你大可以尽情滑落。反正在芬兰,一个水电工的时薪都有100欧。就算真的上不了大学,孩子当个蓝领也不会过得太贫穷。
图片来自《他乡的童年》
所以,对于想要孩子好好学习的家庭而言,其实重担都落在了家长身上。
这其中的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亚于国内家长。芬兰老师教课是个性化的,所以芬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辅。家长想要帮孩子复习,就只能自己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出题。
很多中国高知家庭移民过来,甚至会有一个全职太太,一步步带着孩子去学,才能跟上步伐。
所以,我觉得来芬兰并不意味躺平。相反,留在芬兰,甚至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移民的副作用:
社交隔离
在芬兰,孩子的社交是学业之外我操心比较多的事情。
我在芬兰这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芬兰人。有的芬兰人很热情,大家都很喜欢。有的芬兰人很典型,社交距离感很强,那就会让别人非常不舒服。
比如我之前去一个芬兰团队洽谈,他们就在我面前用芬兰语自顾自聊天,当我不存在一样,气氛特别尴尬。
在小孩子身上,这些情况只会更加显性。因为孩子不会演戏,不会跟你客套,他不想跟你玩,就是不想跟你玩。
但来都来了,孩子也不可能规避这些情况,只能说尽力去克服、适应这些情况。
刚来芬兰,我和女儿租了一个华人的大房子。那个房子位于芬兰人聚集区,背后靠着一大片森林。
图片来自《他乡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