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根绳:听讲
课堂45分钟,不是为了让你练习发呆的。
偏偏有同学一坐下,灵魂就神游四方:一会儿想着游戏里打没打过BOSS,一会儿琢磨晚饭吃啥。老师在讲,学生在飞。
等回过神来,笔记记着,但脑子全是乱码。
注意力确实有限,科学研究也说人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但问题是,课堂就是个“黄金时间”。你在这45分钟里能吸收多少,直接决定课后要补多少。
要想听进去,一是课前别让自己太累,比如课间狂跑一场,进教室后只会气喘吁吁;二是上课多动笔,别光靠耳朵;三是课后复述,哪怕自言自语,把老师讲的过一遍,大脑才会牢牢记住。
其实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并不是额外开小灶,而是课堂就搞定八成任务,剩下点时间用来查漏补缺就够。
第三根绳:复习
考试前熬夜抱佛脚的同学,通常第二天都在考场里怀疑人生。
原因很简单:遗忘这东西从学完第一天就开始了,等你一个月后才复习,早就没影了。
心理学里的遗忘曲线,说白了就是“学完马上忘,过几天更忘”。所以聪明的孩子不会等,他们学完当天就过一遍,每天花几分钟翻翻,一周再总结一次。
看起来麻烦,但总比考前硬撑要靠谱得多。
复习不一定是苦哈哈地啃书本,你可以整理笔记,把重点再抄一遍,或者画个思维导图。关键在于反复接触,让知识别跑掉。
等到考试来临时,脑子自然有底气。
第四根绳:错题
错题本是个老生常谈的东西。
很多孩子嫌麻烦,觉得“改完不就行了嘛”,于是卷子一扔,下一次再考还是同样的错误。
其实错题就像照妖镜,能看清自己知识的漏洞。你不会的点,基本都躲在错题里。如果不整理,每次都是同一个坑,你就会永远在坑底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