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不妨给孩子一份从容(2)

讽刺的是,分数本该帮人发现问题,现在倒成了制造问题的根源。

要打破这焦虑,第一步得重置观念。

开学第一课,不该是“考试重点导读”,该是“生活热身训练”。

有的学校就挺聪明,搞了个“我的闪光点”活动。学生轮流上台展示,花样能惊掉你下巴。

有的小姑娘现场表演整理书包,拉链拉得飞快,课本、练习册、橡皮各归各位,速度堪比变魔术。

还有男孩拿出手工模型,航母甲板上的小飞机都能活动,做得比淘宝样图还精致。

更有孩子分享自己一周背下十首古诗的窍门,说把诗句编成顺口溜,走着路都能哼哼。

老师不打分,就举着手机拍照,写几句记录,贴在班级“成长墙”上。

你再看那些孩子的眼神,亮得跟揣了星星似的。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终于意识到:原来在学校被看见的不只是分数,还有自己的小聪明、小手艺、小坚持。

说白了,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不光看分数,还得看人。

毕竟,教育不是流水线生产,是场慢热的陪伴。

可惜啊,好多老师和家长还卡在老思维里,把学生当考卷打印机使唤。单靠学校喊几句口号,没用。家长才是焦虑的最大“放大器”。

一到开学,有些家长瞬间切换“军备竞赛模式”。

补习班排得比课程表还满,练习册堆得能挡住孩子的脸。顺带每天查作业、盯着背诵、逼着默写,跟查岗似的。

孩子睁开眼是课本,闭上眼是习题,日常生活里全是“考试阴影”。

但也有学校换了个玩法,邀请家长参观学生的“成长档案”。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