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问题不完全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家长。
我们害怕孩子掉队,所以拼命安排;我们不敢容忍浪费时间,所以剥夺试错机会。最后孩子养成了“等你安排”的依赖,而家长再抱怨孩子没自律,活脱脱是“因果闭环”。
说句不好听的,大人自己也没多自律。
追剧能熬到半夜,健身卡办了一摞,去的次数两只手能数清。可一到孩子身上,就要求“自律到死”。这逻辑,真是很双标。
学会放手,不是说放养,而是要接受孩子也需要摸索和浪费。教育不该是把孩子变成流水线产品,而是让他们在生活的试错里找到自己的节奏。
所以说,“浪费时间”这个词,其实很值得重新定义。
对孩子来说,浪费一点时间,可能是在练习自我管理;而对家长来说,允许孩子浪费时间,是在练习放下控制欲。
因为孩子不是需要被推着走的车,而是需要学会自己加油的司机。你可以在一旁提醒,但不能一直踩油门。
真正有动力的孩子,往往是那个眼里有光、心里有盼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