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2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期”,要优先讲解核心内容;提问后留3—5秒等待时间,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回答后再等2秒,或许能听到更完整的表达。
7.让掌声为真实进步响起
廉价的、教师提议的掌声会失去鼓励意义。当学生突破难点、勇敢表达时,再引导鼓掌,才能让掌声成为真正的“成长催化剂”。
8.用目光与学生“对话”
对着黑板或天花板讲课,会让学生感到被忽视。讲课中适时与学生对视,既能观察他们的理解状态,也能传递“我在关注你”的温暖。
9.提问要“有分量”
避免“对不对”“是不是”的碎问碎答,多设计“为什么”“怎么办”的开放性问题;无效提问会浪费课堂时间,精准提问才能激发思维。
10.例子与习题要“精挑细选”
课堂举例要提前备份,避免临场卡壳;例题和练习题别贪多,精选典型题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拒绝“一讲到底”,给学生留足思考和实践的时间。
二、课堂管理:用智慧与尊重构建和谐秩序
好的课堂管理不是“压制”,而是用理解和规则引导学生,让课堂既有纪律又有活力。
1.别用“敲讲台”代替沟通
敲打讲桌看似能快速安静课堂,实则传递的是“不耐烦”。不如轻声说“我们等大家2分钟整理好思绪”,用温和的坚定建立秩序。
2.再生气也别“摔门而去”
因小事离开教室,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失控”,也会让课堂陷入混乱。深呼吸冷静后,用“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面对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