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分数的尽头是躺平,卷热爱的尽头才是人生(3)

创新不是依靠考最高分的人,创新要依靠每一个人

在现在这个节点,我觉得教育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当下推动国家继续发展的动力改变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快速追赶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应试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全中国学一样的教材,考一样的内容,把最会考试的人挑出来,最好是考满分的人,因为他百分百学得会。考高分的人模仿追赶别人的能力更强,这种教育策略让我们国家在过去40多年里快速发展。

到了现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到了全球前列,此外人家也不给你学了,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考满分已经没有意义了;犯错相比之下更有意义,因为创新就是在不断地试错。

但我们的教育惯性还在那里,科技发展速度这么快,知识多,孩子什么都要学,结果越学越多,家长、学校更卷了,孩子更累了,对于学习也没有了兴趣,这和我们需要的创新完全背道而驰。

现在,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成为这场变革的最大诱因。大语言模型的出现让我们发现,原来非常重要的知识学习不再那么重要,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所有将人作为工具的工作。

唯有热爱不能替代。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能够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有热情、有热爱就不会“躺平”。我们需要大幅减少统一要求的内容,留出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找到他自己热爱的方向,勇敢试错。

我一直说考50分的孩子,也许比考100分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因为他给的不是标准答案,而这样的人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

创新不是依靠考最高分的人,创新要依靠每一个人。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