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努力只是入场券,思维才是通关卡(4)

我们年级第一是个女孩子,安静、温和、像教堂里的小天使。

大家都以为她超自律,凌晨四点起床复习,其实人家10点睡觉,7点起床,三餐都吃得很精致,周末还去画室学油画。

她说:“我不追求考满分,只想搞明白我为什么答错。”别人学得像跑马拉松,她学得像在开脑洞。

高考完,她被保送北大,不仅成绩稳,还心态稳。

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学习从来不是拼命卷,而是优雅地赢。

所以说高中的学习,不是努力的修罗场,而是思维的竞技场。

学习,不是光拼力气,而是拼方式。到了高中,刷题只是“体力”,理解是“技术”,拆解是“战术”,思维才是“战略”。而只有战略清晰,战术高明,技术扎实,体力才能派上用场。

那些拼尽全力还被成绩反噬的孩子,并不失败,他们只是走到了“努力上限”的尽头,却没拿到通往“思维上限”的钥匙。

解决之道,不是告诉他们“你还不够努力”,而是帮他们找出“你为什么不理解”“你思维卡在哪里”“你用的方法适不适合”。比如,可以选择有策略地休息,可以允许自己慢下来,不代表放弃,而是为了不再被焦虑牵着鼻子走。

因为,高中不只是考试工厂,更是认清自己的一面镜子。拼的是策略,不是蛮力。赢的,是清醒,而不是癫狂。

愿你在努力之外,也有思考的勇气。

别等到满身疲惫、心里发麻,才意识到——跑错了方向。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