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作为教师不妨从多方面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有没有把在校的工作时间用足、用好、用到位,在办公室办公的时间有多少,有没有做到认真、精准备课,有没有主动辅导学生,等等。又如,反观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合适所任教的学生,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观自己的课堂,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反观自己的作业,是否过多,是否应该进一步优化。再如,对于“后进生”持什么样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还是及时干预、耐心辅导;有没有总是埋怨学生、抱怨学生,但唯独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系”二字,成绩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师生关系的质量。云南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在其《好的关系,好的教育》一书中写道:“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家长,不是老师,也不是他自己……而是,关系!”布卢姆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而那些带着兴趣和热情进入学习任务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兴趣和热情的学生学习更容易、速度更快、达到的成绩水平更高。
从很多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当然不包括有智力障碍的学生),通常情况下,凡是取得的学科分数低于40分左右的学生,往往师生关系存在较大的问题。要么被老师“轻视”“忽视”甚至是“无视”,要么经常遭到老师的打击。这也造成了他们自动“关闭”该学科的学习信号,以非常随意或抵抗的态度对待课堂和考试。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尤其是“后进生”的成绩,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建立良好的关系。
河北大学崔佳教授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接纳学生?如何欣赏学生?如何关爱学生?如何与学生相处?我想,如果每一个老师能在这几方面做到位,要想学生成绩不好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