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想抓成绩,就不能只抓成绩(3)

接纳学生,这是一切师生相处之道的基础性要求,也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接纳学生,就是接纳这个人,这个成长中的人,这个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失败的人。而且,这种接纳是无条件的接纳,也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接纳,不以成绩论、不以表现论,是一视同仁的接纳,是无差别的接纳。

欣赏学生,就是要给与学生及时而必要的赞赏。不习惯于赞赏学生、不善于赞赏学生的教师,是不可能让学生产生“好感”的。作为每天与学生打交道、接触的老师,应该具备一双“慧眼”,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要具备一张“蜜嘴”,称赞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

关爱学生,并不是“以爱之名”对学生施以“道德绑架”,是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只有关注学生,才会看见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会认识学生;只有服务学生,才会影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当然,关爱有度,关爱不等于牺牲、不等于溺爱、不等于偏爱。

陪伴学生,不仅需要时间上、身体上的陪伴,更需要精神上、心灵上的陪伴。“陪”是陪伴的前提,“伴”是陪伴的关键,只有“陪”却没有与学生形成“伴”的关系,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陪伴。

说到底,成绩只是一个现象,我们要透过现象发现事实,并找到本质,如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正如何艳玲教授在《源思维》一书中所写,“在探究到事物本质之前,拿出再多措施都可能是无用功,甚至导致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