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平衡“严管”与“温情”的九条准则

学校管理就像走钢丝,左手握着规则的标尺,右手捧着关爱的温度。管得太严,师生容易像被拧紧的发条,压抑得喘不过气;放得太松,又会让校园变成没了缰绳的野马,失去秩序。怎样在这两者间找到完美平衡点?这九条准则,或许能给你答案。

1

制度要严明,执行公正树威信

学校里的规章制度,就像城市的交通规则,必须清晰明白、没有歧义。从教师的教学考核到学生的日常管理,每一条都得写得明明白白。比如考勤制度,迟到几分钟算迟到,早退多久算违规,都得有确切标准;奖惩办法也要细化,做了什么好事该奖励,犯了哪些错要处罚,都得清清楚楚。

执行制度时,校长得像个公正的法官,不偏袒任何人。不管是教龄几十年的老教师,还是刚入职的新人;不管是成绩拔尖的“学霸”,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规则面前一律平等。只有这样,师生们才会打心眼里认可这些制度,把遵守规则当成习惯。就像咱们学校之前处理一起教师迟到事件,不管这位老师资历多深,该扣的绩效一分不少,反而让大家更信服学校的管理了。

2

要求要严格,真诚沟通破隔阂

在教学质量、师德师风这些大事上,校长必须坚持高标准,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提要求不能像下命令一样冷冰冰,得学会和师生“唠家常”。

可以多开座谈会,听听大家在教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找机会和师生单独聊聊,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比如推行新的教学改革时,别只是发个通知让大家执行,而是去问问老师们备课有没有困难,学生们接受起来顺不顺利。只有带着真诚去沟通,把师生的意见听进去,那些严格的要求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大家也会更愿意配合。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