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7)

记者手记

人生“隐形的翅膀”

◎张盖伦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体育差生。我的学习成绩还算不赖,但在体育上,就老是不开窍。

每当50米测试的哨声响起,我的双腿就像灌了铅般沉重。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小学一次50米补考,已经不年轻的班主任为了激励我,气喘吁吁和我一起跑完全程。终于突破及格线,那一刻的喜悦也堪比夺冠。

我唯一拿得出手的项目是仰卧起坐。当其他同学坐起的速度已经放缓,我还能保持原有频率,在旁人惊呼“她好快”中扬眉吐气,那是我在体育课上的高光时刻。

上了大学,依然有体育课,学的是运动技能。对我来说,每项技能,都是“难”和“更难”的区别。

篮球课三步上篮考试,我手中的球不偏不倚砸中自己的脑袋,我痛得龇牙咧嘴,换来的是老师一个毫不留情的60分;网球课上,我整整一个学期都在和发球动作较劲,直到最后我也不得其门而入,全靠年轻教师“放水”才拿到一个看得过去的分数;倒是乒乓球课让我挺直了腰板,我在期末“车轮战”中杀出重围,被老师盖章认证为“比赛型选手”,我也第一次在体育成绩单上看到90分以上的数字。

不管怎样,回忆曾经的体育课,还是力不从心的时候多,得心应手的时候少。

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后,我才真正明白,运动不仅在体育课上完成,运动其实是一生的课题。

工作不久,我随“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出海科考,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想出来的“团建”活动就是举行乒乓球比赛。“老外”也抄起球拍来体验国球。好在我当年学的三脚猫功夫还能应付一二,在和“老外”们的切磋中没有败下阵来。

而且,有运动习惯的人似乎精力都比我更加充沛。我稍微动弹一下就累得不行,有些人下了班还能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并且乐在其中。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