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性教育普遍提前的当下,仅剩的一些内容反倒可以作为案例来引导孩子,家长也不必过度担心了。
总结下来,当孩子上小学以后,我们就可以适当开放“阅读选择”的权力,让孩子能遵循天性与直觉去打开书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允许他们“挑挑拣拣”、“半读而废”,因为“尝试”本身就是最积极的探索。
对于青春期前后的孩子而言,他们更容易受到同龄人影响去选择书籍,难免会因为猎奇或从众心理接触到一些比较另类的作品。
但正如前文所说,家长对此可以保持开放心态,为孩子提供一个平等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类书籍,肯定亮点,发现缺陷。
这样的理性视角,可以让孩子从对某类书的“迷恋”转变为“理性看待”。读书与处事,其实皆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