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笔者忍俊不禁想起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做难事必有所得”。对于读书,其实也一样,如果我们也能“啃”读一些难读的理论书籍,那么,我们也必然会读有所得,而且能积蓄力量改变自己。
一方面,“啃”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有利于我们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也是我们争做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啃”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犹如爬山,虽然山很陡、很高,虽然爬山很吃力,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去爬,所有困难都能克服,而且爬得越高,看见的风景就越远;同样道理,如果我们能知难而进,一点一点去“啃”读理论,那么,我们就会慢慢地读进去,我们就会不断读出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理解,我们就会不断“啃”出这些书籍的“滋味”来。
再一方面,“啃”读一些理论书籍虽然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校长应该鼓励与支持教师“啃”读理论书籍。因为教师通过阅读理论读物,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此,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我们不仅要转变观念,而且要把教师“啃”读理论书籍列入培训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聘请专家定期指导,而且对教师在“啃”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及时解疑释惑;不仅要邀请“啃”读理论书籍成效显著的一线教师“现身说法”,而且要和其他教师一起分享阅读理论书籍的方法和经验。
同时,我们要加大监管力度,既防止“啃”读理论书籍流于形式,半途而废,又要建构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比如把“啃”读理论书籍的成效列入各种考核之中,利用制度的力量,把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引向深入,使之成为他们读书的常态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