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开了新的大门
因为学生规模小,全校100人左右,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
我们每到一个国家,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学校都会安排一个Orientation week(“方向规划周”),老师会安排各种活动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去接触不同的群体。我们可以和老师交流自己对什么方向感兴趣,能否帮忙联系这方面的实习资源。
学校还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叫Students experience Team,这个团队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学生寻找在不同国家可以合作或者交流的科研、机构。
比如我对科研工作比较感兴趣,无论在首尔、伦敦,还是柏林,都会有教授和老师帮联系对接当地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让我在网课之余,可以去到这些实验室实习。相关的实习经验,还会成为我大学四年学业成绩的一部分。
在密涅瓦,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在不同国家和城市学习和生活,它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和密涅瓦的同学一起露营
我们第一学年是在旧金山,接下来的每个学期都换一个国家,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韩国的首尔、印度的海德拉巴,再到英国伦敦,还有德国柏林。
当然,每一届学生体验的城市不一定相同,学校会综合多方面考虑,做出灵活调整。比如我们本来计划在土耳其待一学期,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不太稳定,就取消了。
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有点儿像是生活在泡沫里,因为被保护得很好,缺少很多和真实世界接触的机会。但是,在密涅瓦,从第一学年开始,我就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原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的人和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开阔眼界的体验。
印象深刻的是,在旧金山,我们每周四晚上都和来自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聚集在街道的某个角落里,一起讨论诗歌、创作歌曲,还一起表演庆祝。
此外,我们还需要将在课上学习到的内容,在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下,落地实践。
记得大一有一门课,是教我们如何更有效地与别人沟通的表达技巧、以及故事写作的技巧,于是,我将这门课上学到的内容,运用在了对旧金山当地流浪诗人、街头艺术家的采访中,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这也成了我这门课上的作业。
图源Pexels
线上课程之余,我还在旧金山当地医院实习。
美国医疗系统在衡量医院急救行为是否有效上,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监测同一个病人是否在一月内住院了两次以上。如果有,很可能是病人第一次住院时的病情没能得到很好地医治。
我就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研究了医院的医疗数据,探究如何帮助医院有效地监测病人的病情,更好地去关注高风险病人。
这次实习经历,恰好运用到了我在大一学习到的计算机方面的通识课程。后来暑假实习,我又在波士顿的一个药企做计算生物方向的实习,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开展医学研究。
第二学年,我们来到了德国柏林。上课之余,我在当地的一个医疗机构担任医生助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医疗系统的运转模式。
小添和同学们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