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踏进校园的那一刻,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泪水都是值得的。
学校坐落于青岛美丽的唐岛湾滨海公园内,每—座建筑都充满音乐的韵律、节奏和灵动;
115间独立琴房和音乐教学工作室经过专业的声学设计,在隔音、吸音和声场上均能达到国际一流的演奏标准,能为每个学生提供独立的专业练琴空间;
老师们也非常专业,堪称业内翘楚,柴奖得主、央音教授比比皆是,还会有伦敦本校的老师、美国和欧洲的音乐教授指导教学……
光环迷人眼。本来以为考上梅纽因学校后,可以从此躺平,没想到娃的眼泪⽐之前还流得多。
在我们的眼⾥,娃已经⾛上了“专业道路”,可在教授的第⼀节专业课上,才感受到什么叫云泥之别,娃除了对⾳乐的感知⼒受到教授的肯定,其他简直⼀⽆是处。
也是那时我们才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天赋根本⽆法施展。
教授开始严格调教他的基本功,可纠正以前练了⽆数次的姿势和⼿型,真是⾮常痛苦的过程。
转眼间已经在梅纽因读书一年有余,娃的成长有目共睹。不仅数次代表学校赴北京、宁波等地参加全国巡演,还有幸参加了吕思清校长的大师课,受益匪浅。
想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享受鲜花和掌声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梅纽因学校这样天才扎堆的地方。
儿子的老师Patrick Lechner说:“成功没有捷径,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必须付出努力。”只有每天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的苦练,才能真正拉好小提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为了不打扰邻居休息,深夜十二点在车库练琴已是常态,饱受蚊虫叮咬和寒冬酷暑之苦。
每天练琴四小时起步,从未中断一天,哪怕住院做手术,也不敢在手背埋留置针,怕耽误练琴。在医院的过道里,没有窗户,没有常明灯,不得不打着手电筒看谱练习。
每当看到孩子娇嫩的手背上密密麻麻的针眼,总仍不住潸然泪下。即便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无法拿琴,仍要坚持做手指练习。
如果不进行基本功训练,是无法演奏乐曲的,说实话训练基本功是一项无比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且要日复一日的练习。
就算有了基本功,也还不能将一首曲子演奏得优美动听。每个音的处理,音与音的变换,句与句的衔接,如何更具有歌唱性,是一件极为琐碎繁杂的事情。
于是放弃的念头无时无刻不在跳出来,我气得砸过琴,折过弓,可娃每每抱着残破的琴和弓默默流泪,却始终没有说过放弃,做家长的也只能再咬牙坚持。
以我的分析,娃至今没有放弃过小提琴,可能源于平时对他的引导和体育锻炼的影响。
他从三岁起便在国际泳联指定的训练中心跟着奥运选手们一起训练,他们那种突破人类体能极限的体育精神,无时不刻不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即便娃当时懵懵懂懂,也坚持每天顶着炙阳暴雨参加训练。真没想过通过游泳出成绩,意外培养了他吃苦的意志。
除此之外,和娃保持密切良好的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引导他去思考,而不是命令他去做事。会常常和他探讨练琴辛苦的问题。
我先问娃假如从美国到中国,坐飞机和游过太平洋,哪个更快?他自己体会过坐飞机需要十几个小时也很辛苦。娃回答坐飞机后,我告诉他的小提琴家梦想就是中国,梅纽因学校就是那架飞机,娃一下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接着我问他假如不学小提琴了,改做其他的会成功吗?他说不知道。我告诉他会成功的,只是每一个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都一样多。如果现在改行干别的,要把之前三年吃得苦再吃一遍。娃听完直摇头,表示坚决不放弃小提琴。
许多人看完娃的表演,赞他有天赋。可在我们看来,他只是一个从未放弃过的普通小孩。也许他最初喜欢过,但远谈不上热爱,所以没人知道他的天赋是不是小提琴。
直到娃发现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可以换来聚光灯,换来人们热烈的掌声,换来芬芳的鲜花,换来无比的自信和荣耀。
他很享受这一切,于是在某一刹那,娃决定把自己做的事情变成了热爱。
推娃,推的不是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