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身上的这股闯劲,也给她带来了在美国读书的独特体验。不同于初到美国的大陆学生,嘉禾从未有过融入的困扰。
一来是她强大的自信,和由内而外的“攻击力”。
虽然外表看着柔柔弱弱,可嘉禾身上满是大方和爽朗。得益于中学时壁画的“破圈”,中学时代的嘉禾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兴趣,顺利申请到华盛顿圣路易斯华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
但很快,在学习建筑设计艺术表达之外,刚满18岁的她就在美本的课堂上,学会了人生的第一课:“Don’t get me wrong!”
大二插画班上,嘉禾发现尽管自己的画作优于同班的美国白人,平时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但她期中考试的成绩,仅有B+,而班上除了她和室友这两位亚洲人,其他人都拿到了全A的好成绩。
气不过的嘉禾,转头把插画课的教授举报了。重新给分后,嘉禾的成绩被一路冲到了A+。
从B+到A+,成绩等级提升背后,是嘉禾对于“不公”的有力回击。这也让她明白,光靠努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面前的难题,唯有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力量,才能帮助自己获得应有的尊重。
嘉禾在建筑评图中
二来,她也早已习惯把教授当作共同的项目合作伙伴。
改分事件,有时也会让嘉禾想起了初中时的“灰色”时代。那时,虽然成绩不错,但嘉禾却因为总和全班成绩倒数第一的同学做朋友,不受老师待见。
一次课堂上,因为学生没交作业,气得老师对着嘉禾的好朋友直言进不了高中。没想到嘉禾比“正主”更生气。她当场拍着桌子站起来对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你不应该去跟学生说这种考不上学的“丧气话”!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师生间不愉快的小事,无疑打破了教师在嘉禾心中“权威者”的形象。在她看来,老师和学生,更像是一种合作伙伴。“否则老师为什么会热爱教学呢?”
电话里她反问后,很快给出自己的思考:“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真的热爱教育;另一方面,他们能从学生身上得到灵感,相互促进。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两个平等双方的平等交流,而不是说你要过来,教我怎么做事。”
也正是这种自然交流的想法,让嘉禾总能迅速和授课的教授们,打成一片,有时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她甚至会给教授打电话直哭。在她心中,只身一人来到美国的自己,不仅没有家人陪伴、也没有时间交朋友,不和教授哭诉,还能找谁呢?
嘉禾和教授交流
即便是美国本土的学生,也少有她和教授们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不过嘉禾也付出了自己努力——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让沟通变得更加高效。
作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嘉禾并不赞成先出作品,再去和教授讨论的交流模式,这样只会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空间里闭门造车。她更习惯在教授的聊天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可能边聊边扯张纸直接画图了,有点像我边做作业,边呈现自己的创意。”
当然,这样的交往,建立在嘉禾对自身专业的自信之上。为了画出满意的建筑设计图纸,一天就睡3,4个小时几乎是她学习的常态;精致的衣装也遮不住嘉禾总是青红交织、伤痕累累的手指。
建筑生日常:伤痕累累的手指和咖啡“续命”